印度宣布升级苏30MKI,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大跃进,探测可达400公里

AI划重点 · 全文约1985字,阅读需6分钟

1.印度近日提出升级苏30MKI战斗机,换装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可达400公里,提升作战能力。

2.升级后,苏30MKI将发射射程达350公里的超远程空空导弹“阿斯特拉3”,但实际研发进度可能较慢。

3.为此,印度计划将苏30MKI的服役年限延长到2055年,以适应未来战争需求。

4.然而,苏30MKI的升级过程中,俄罗斯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提供雷达、导弹和延寿等方面的帮助。

5.除此之外,印度还计划为苏30MKI匹配印度版的忠诚僚机,以适应未来战争需求。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近日,印度提出了苏30MKI的升级计划,通过换装探测距离高达400千米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全新的射程高达350千米的超远程空空导弹,提升作战能力,总体思路非常类似于从歼11B到歼16。

图片

(印度公布的升级版苏30MKI,换装了探测距离高达400千米的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

这一升级计划,印军有着现实的迫切性:不久前,美国卫星发现6架歼20出现在了西藏日喀则机场,旁边还有8架歼10和1架空警500。歼20能够在海拔近4000米的日喀则批量部署,表明其已经具备了高原高寒环境下的作战能力。而日喀则距离中印边境仅150公里,距离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哈西马拉空军基地不到300公里,印度在此部署了16架阵风战斗机。但阵风却远不足久抗衡歼20,甚至连与后者过招的能力都没有,因为其最大的问题是机头直径太小,只有500毫米,这就意味着,阵风无论如何改进,空战尤其是超视距空战能力都好不到哪去,实际上,印度购买阵风,主要是看中了它的对地攻击能力,而非空战能力。

图片

(阵风难敌歼20)

那这样一来,印度抗衡歼20的重任就落到250架左右的苏30MKI身上,但由于不具备隐身性能,电子设备落后,苏30MKI同样不敌歼20,更何况,苏30在俄乌冲突中频频被击落,也使印度对其评价也大打折扣。
但不管怎么样,苏30MKI的改进潜力还是远大于阵风的,通过改进,苏30MKI能够缩小与歼20的差距,能与后者过过招,印度政客们的“中国牌”也就能继续打下去了,因此,因此,印度提出了升级苏30MKI的设想。

图片

(印度苏30MKI战斗机)

雷达大跃进

苏30MKI升级的核心是将其N011M无源相控阵雷换装为印度自研的“维鲁巴克沙”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根据报道,“维鲁巴克沙”的有效探测距离是苏30MKI的“1.5到1.7倍”,这里的关键词是“有效”。N011M的探测距离号称能达到400公里,但实际发现目标的距离却要近得多,稳定跟踪距离就更近了,“维鲁巴克沙”的有效探测距离能达到N011M的“1.5到1.7倍”,已经算是能够达到世界主流水平了。
但对这个“维鲁巴克沙”的性能却不宜估计过高,它其实就是LCA战斗机所用UTTAM雷达的放大改进版本,而UTTAM只有786个T/R模块,且做工还很粗糙,2015年,Uttam雷达宣称能够在92千米的距离上跟踪RCS为2平方米的目标。后来有消息称,现在探测2平方米的目标距离已增加至150公里,但笔者认为,要是786个单元的话,还是第一种说法靠谱一些。

图片

(印度UTTAM雷达)

印度版PL-17

印度称,换装“维鲁巴克沙”的目的,是为了让苏30MKI发射射程达350公里的“阿斯特拉3”超远程空空导弹,这恐怕就是印度版的PL17了,但现在,印度空空导弹还处于换装射程100公里的“阿斯特拉1”(相当于中国的PL12)的发展阶段,而射程160公里的“阿斯特拉2”正在研制。由此可见,这个“阿斯特拉3”尚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与之匹配的“维鲁巴克沙”雷达进度也快不到哪去,也许20年都搞不出来,虽然现实很无奈,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与雷达导弹相比,苏30MKI和其它升级项目就要靠谱多了,除了电传操纵系统以外,升级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要由印度自产,最突出的是3台算法更好的任务计算机,有了自己的任务计算机,印度就可以很方便的加装国产的武器装备了,火控计算机自然也是用印度自己的了,连俄罗斯自己的苏30SM用的都是从印度进口的火控计算机。
但让人揪心的是,51个升级系统中的30个是由印度斯坦公司提供的,印度斯坦公司的水平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印度战斗机频频坠毁,与这个印度斯坦公司有很大关系。但苏30MKI本身就是印度斯坦公司按照生产许可证组装的,人家还真就是印度水平最高的,现实就是这么个情况,升级苏30MKI,就绕不开印度斯坦,人家还得主刀。

还能再战30年

升级苏30MKI的另一大项目是延寿,计划将其服役年限延长到2055年,也就是说,还要再服役30年,可苏30MKI的机体寿命撑死不超过3500小时,就连苏35的寿命也才4000小时。但最大的问题是苏30MKI从2002年9月至今已经服役22年了,再怎么趴窝也飞了2000小时了吧!服役到2055年,意味着苏30MKI的总寿命至少要达到5000小时,这对俄式战机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况且,就算是苏30MKI机体的寿命达标,其AL31FN发动机尤其是矢量喷管的寿命也远远跟不上啊!看来俄罗斯又有大钱可赚了。

图片

(中国歼16和苏30MKI的对比,可见苏30MKI存在多处不足)

事实上,250架苏30MKI的升级绝对绕不开俄罗斯这个“老东家”,无论是更换雷达、导弹,还是延寿都离不开俄罗斯的帮助,俄罗斯已经通过主战装备将印度深度绑定了,要不怎么说军火贸易不单纯呢?

无人僚机和五代机技术是亮点

最后,作为面向未来30年的战斗机升级项目,改进版苏30MKI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匹配有印度版的忠诚僚机,这可可谓是紧随时代潮流,但苏30MKI是单座,既要操纵飞机,又要引导忠诚僚机作战,飞行员有的忙了。
按照计划,第一批升级的苏30MKI为84架,花费6300亿卢布,由印度斯坦公司15年内完成,好吧,第一批就推到2040年去了,下一批升级的苏30MKI将采用五代机的“未来技术”,可这就得看AMCA掉不掉链子了。

图片

(印度五代机A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