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一等奖!再创佳绩!

7月25日至26日,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决赛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南航学子表现出色,共取得10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获奖总数位居江苏高校最前列,学校荣获本届省赛优秀组织奖。

其中,我校研究生创意组“雷视科技--先进雷达波形设计的引领者”项目最终荣获季军,展示了我校学子的创新风采。


图片


今年的大赛自启动以来,全省共有150所高校(含75所本科高校和75所高职院校)的7.59万支团队32.21万人次报名参赛,各高校通过校级初赛共推荐1615个项目参加省级复赛网评,参赛团队和人数比去年均有提升。经层层选拔,共376个项目入围决赛,对决路演答辩。本次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人次和项目数量再创新高,涌现了很多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紧跟科技前沿的高质量创新项目,也涌现出很多助力乡村振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项目。

我校于今年5月份开展大赛遴选与组织工作,共1137个项目参加了校赛,推荐了22个高教主赛道项目、7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和9个产业命题赛道项目参加省赛,最终16个项目晋级省级决赛。学校各部门汇聚各方智慧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教务处、研究生院、校团委、国际合作处、创新创业学院等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精心组织、密切协作,共同推进项目培育和评审,为所有参赛师生团队做好坚实保障。




一等奖项目简介




特种微波暗室电磁吸波材料创新领航者

图片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 本科生创业组



项目成员

王燊旭、杨朝晖、张烁珺、顾学睿、张亦驰、谭维佳、何源、谭维伟、蔡琦睿、刘越航、孙嘉豪、陈嘉瑞、刘蕊萌、王礼丽、蒋径舟



指导教师

曾庆生



项目简介

本项目致力于特种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发生产,由本材料铺设而成的微波暗室可模拟人为空旷的自由空间环境。团队采用新型材料基体和尖劈形设计,研发的吸波材料工作频带宽、吸波性能好、阻燃性能优。满足国防及民用领域对高精度测试的需求,在装备隐身、北斗导航、6G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御光定影在位监测——空天发动机流场反演技术开拓者

图片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 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成员

孙嘉豪、杨朝晖、刘泉、刘柏林、刘毓萱、蓝燕、徐梦雅、范庆航、王燊旭、徐涵玉、程思颖



指导教师

肖辉、刘兼唐、徐锋、葛旺



项目简介

面向空天动力装备非接触式流场监测行业痛点,团队研发了γ光子3D层析成像流场可视化反演技术,软硬件产品实现自研国产,项目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和国家级荣誉。御光定影,赋能大国重器,为我国空天强国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雷视科技——先进雷达波形设计的引领者

图片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 研究生创意组



项目成员

王宇、周涛、施天玥、牛世林、叶铮、周鹏、王青禄、吕吉明、惠智灵、张喜峰、马润法、陈斌斌



指导教师

金国栋、朱岱寅



项目简介

聚焦波形设计,赋能空天之眼。针对传统雷达系统存在的信噪比损失、观测视角受限、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本团队致力于充分利用系统发射端自由度,研制先进雷达波形生成组件,相关成果已应用于多项国家重大雷达型号系统中,有效提升了系统性能。


悬丝诊脉——飞行器结构健康管理技术领军者

图片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 研究生创意组



项目成员

汪玉、徐秋慧、孟义兴、王世雷、冮子怡、施利明、王崇琦、浦伟、李润娜、郑飞



指导教师

邱雷、袁慎芳、任元强、陈健、刘圆



项目简介

本团队突破了飞行器结构损伤一体化感知和高可靠诊断技术,研发了系列飞行器结构健康管理装备,实现结构损伤的快速在线监测,有望颠覆现有飞行器高冗余设计和定期维护体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悬丝诊脉、智佑霄航。


高性能模拟光收发模块

图片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 研究生创意组



项目成员

章志健、袁振涛、虞启月、周睦然、张浩然、王立晗、颜文昊、李平、杨丽、桑倩雯、姜丰、郑磊、丁泽勇、李宇飞、杨思豪



指导教师

王祥传、潘时龙、刘世锋、李思敏、徐忠扬



项目简介

本团队研发了用于微波模拟信号传输的高性能光收发模块,突破了长距离、大动态、高稳定模拟信号传输难题,在动平台减重、雷达探测能力提升、高精度无线定位等军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有望为我国新一代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铝创新航——航空轻质高强铝合金构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图片



参赛组别

高教主赛道 研究生创意组



项目成员

王杰、刘惠平、陈雯昕、陈宇生



指导教师

张晗、顾冬冬



项目简介

铝创新航团队面向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对增材制造铝合金构件综合性能跃升的迫切需求,创新研发微量稀土元素改性铝合金原材料体系及其配套工艺控制软件,解决了增材成形传统铝合金性能低、易开裂、调控难的瓶颈难题,为轻量化复杂构件制造提供了材料-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


星空守护——空间智能绳驱柔性机器人技术

图片



参赛组别

产业命题赛道 产教协同创新组



项目成员

张奔腾、王艺程、谢梓珑、丁瑞、丁鼎峰、张锦涛



指导教师

孙加亮、张丽、金栋平、陈卫东



项目简介

针对现有的刚性空间机器人质量大、能耗高、灵活性差,容易损伤或破坏飞行器主体结构的问题,本团队研发了一种低成本、智能化、轻量化、可展开、可重复使用的绳驱柔性机器人技术。守护星空,绳驱未来,绳驱柔性机器人助力守护空间安全。


低噪绿色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器推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图片



参赛组别

产业命题赛道 产教协同创新组



项目成员

罗连潭、吕福慧、黄舒琪、李磊、张翔欣



指导教师

黄向华、庞淑伟



项目简介

本团队面向新一代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器推进系统,开发了一种集成变体变模式和主动降噪技术的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将显著提升飞行器的综合性能,包括机动性、燃油经济性、噪音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为低空经济和灵巧空中交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星载对地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定位系统

图片



参赛组别

产业命题赛道 区域特色产业组



项目成员

严昂、韦雨露、王梦婕、孙天漫、周凯立、汤宇峰、何忠臣、苏逸扬、汪宇蓝



指导教师

王鹏、王霄衣、朱岱寅、程剑、李广侠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星载对地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定位系统,针对检测目标不够小,地理定位条件限制多,难以部署国产平台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现根据特征颜色检测出像素级小目标,根据单张图像地理定位,并部署于国产芯片平台。


“镁”利“砼”行——超性能复合外加剂守护碧海盐田

图片



参赛组别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创意组



项目成员

李玲玉、张雅宁、康琰琦、高强、丁治刚、张梦、陶清华、赵佳成、徐孙慧、陈晓青、郭建博、余伟民、巩位、石天阳



指导教师

余红发、李君、麻海燕、王艳、赵慧文



项目简介

海水晒盐在我国拥有五千年历史,但副产苦卤氯化镁硫酸镁利用不畅,污染耕地。南航“镁”利“砼”行团队,十年坚守,扎根祖国大地,守护碧海盐田,首创以海水晒盐副产苦卤为主要原料的镁水泥。应用于盐田护坡和海洋牧场,解决苦卤滞销难题,践行绿色发展目标。


祝愿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项目团队

尽展南航学子风采

崇尚创新,热爱科学

成长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素材来源丨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值班编辑丨李爽、周然

责任编辑丨王伟、彭丽

出品丨晓南晓航工作室

审核丨王晖、李秀龙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