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感冒,全球打喷嚏。美国总统大选跌宕起伏,搞得全世界一地鸡毛。菲律宾在中国南海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也收敛了不少,因为他们最大的靠山美国,现在腾不出手来帮助他们,只能在口头上“坚如磐石”了。仁爱礁“6·17”对峙中,中国稍稍一发力,仅仅是出动海警,菲律宾军方都顶不住,让菲律宾在国际上颜面尽失。而且自“6·17”至今的一个多月中,仁爱礁的那艘破船完全没有接收到任何补给已经一个多月了,菲律宾嘴上说“船上物资充足”,但是,内心的焦急是掩饰不住的。
菲律宾当局不得不重返“南海双边磋商机制”会谈,中菲双方进行了多轮磋商,终于在7月21日,菲律宾外交部发布公告,称菲律宾已经与中国就仁爱礁“坐滩”破船的日常用品补给的“临时安排”达成了谅解,已经签署了“关键协议”。我们注意到,菲律外交部发布的公告中并没有提到这份“关键协议”的任何细节,只是强调双方达成了共识:即要对南海局势降温;还有一个细节是,菲律宾外交部在公告中对南海的称呼是国际社会通用的“中国南海”,而不是他们前一阶段反复被炒作的“西菲律宾海”,可见,菲律宾学“乖”了。
但是,菲律宾外交部的这份公告显然让某些势力不满意了,它们开始兴风作浪。美联社和一些菲律宾媒体都在几个小时后报道,说据菲律宾两个“知情人士”透露,菲律宾方面并没有同意中方当初和杜特尔特政府达成的“君子协定”,以及早先和小马科斯政府达成的“临时安排”协议中的两个条件:即菲方的补给行动要事先向中方通报,并允许中方对运输物品进行检查。这些新闻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一阵“波浪”,仿佛菲律宾没有做出任何让步,是中方做出了让步,菲方获得了胜利。本来,绝大多数中国网民对未能趁势彻底解决破船问题有看法,外媒的刻意炒作,让一些中国网民也开始跟着起哄。
于是,在7月22日上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做了明确的澄清:中方在与菲方的会谈中重申了已经公开的对于仁爱礁“坐滩”破船处理的三点原则立场:第一是中方要求菲方拖走破船并恢复仁爱礁无人无设施的原状;第二是中方愿意从人道主义出发,在菲方事先向中方通报并接受中方现场核查后,允许菲方实施运补行动,中方将全程监控;第三是中方反对菲方向破船上运输任何建筑材料。基于这三点原则立场,中方才同菲方达成了“临时安排”。请注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没有透露这个“临时安排”协议的任何细节。
我方的澄清一出,菲律宾就坐不住了。菲律宾外交部在22日下午再次发布公告,称“中方发言人关于事先通知和现场确认的声明不准确”,但“菲律宾希望缓和南海局势,以和平方式处理分歧,我们强调该协议是本着诚意达成的,菲律宾随时准备执行该协议”。看来,他们似乎是受到了什么压力,不愿意承认运补行动要事先通知中方并接受中方现场确认。但是请注意,他们说的是“不准确”,仍然没有透露出“临时安排”协议的任何内容。
中国外交部对菲律宾外交部的这份声明并没有做出强烈回应,只是说“我们希望菲方信守承诺,共同管控好海上局势。”这些外交辞令看似平淡,但是隐约透着一丝警告:这个协议是我方的善意,你最好照章执行。
此后,菲律宾官方在这个问题上不再发声。22日下午,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发表国情咨文,没有直接提到中国。这份国情咨文主要着眼于菲律宾国内事务,比如粮食危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对中国南海问题只提了一句“菲律宾不能屈服”。
那么,菲律宾到底有没有屈服,就看他们未来的实际行动了。我个人认为,这份新的“临时安排”中,肯定包含事先向中方通报和接受中方检查的内容,否则,中方不会允许菲方的任何船只靠近。根据中国海警局的最新消息,7月27日,按照中菲双方达成的临时性安排,菲律宾派1艘民船对其“坐滩”仁爱礁军舰运送生活物资,中国海警对此加以确认并全程监管。这说明菲方是按照中方的要求去做的。估计今后双方会对南海“两礁一岛”的情况进行严格管控,不会轻易有消息透露出来。如果菲方继续拉着大批西方记者现场炒作,继续在国际舆论上抹黑中国;或者菲律宾对自己的媒体管控不严,跑风漏气,造成中方出现负面舆情,那中国一定会毫不客气地对破船采取断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