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大美中轴线:从钟鼓楼到故宫

近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百年来,北京中轴线联通了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在这条轴线碰撞交融。在京城拍客的镜头中,这条辉煌的风景线绽放着迷人的风采。‍‍‍‍‍‍‍‍‍‍‍‍‍‍
图片
点亮中轴线。亓春永 摄
钟鼓楼
钟鼓楼脚下,广场上踢毽会友、彩绸飘舞,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一起展现古城新辉,守护着家门口的文化遗产。
图片
钟鼓楼前毽球飞。张齐 摄
图片
钟楼光影。杨建国 摄
图片
一位传统艺人在钟鼓楼广场的表演吸引了外国游客的兴趣。易国斌 摄
图片
彩霞映鼓楼。乔健 摄
图片
漫步古今。高爱艳 摄
图片
钟楼献艺。王昌和 摄
图片
古城冰嬉。杨建国 摄
万宁桥
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和大运河文化带的交汇点,也为元大都、明清都城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
图片
万宁桥至今还承担着交通功能。张全跃 摄
图片
万宁桥远眺金锭桥。曹静彬 摄
图片
万宁桥处在中轴线与大运河文化带的交汇点上。鲁金富 摄
图片
古老的石桥展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智慧。鲁金富 摄
景山
登上景山,极目远眺,可以将紫禁城与北京城市风光尽收眼底。这里是无数来到北京的游客最喜爱的拍照打卡点位之一。
图片
拍不够的中轴线。杨建国 摄
遥望景山。包建平 摄‍‍‍‍‍‍‍‍‍‍‍‍‍‍‍‍‍‍‍‍‍‍
图片
景山剪影。张全跃 摄
图片
晚霞中的万春亭。亓春永 摄
图片
景山寿皇殿。艾经纬 摄
图片
夜幕下的中轴线上,景山寿皇殿建筑群、钟鼓楼建筑群流光溢彩。赵毅 摄
故宫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宫城,是中国皇家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如今,拥有六百余年历史的紫禁城作为故宫博物院迎来世界各地的游客。
紫禁城气势恢宏。赵云光 摄
图片
雪后故宫。吴超英 摄
图片
我家大门常打开。乔健 摄
图片
彩霞中的午门雁翅楼。吴鲁萍 摄
图片
世界游客逛故宫。师桂芳 摄
图片
紫禁城里过大年。覃世明 摄
图片
重檐庑殿顶的太和殿气势恢宏。张全跃 摄
图片
静谧雪后。黄楠 摄
图片
锦鲤遨游。成志 摄
图片
中国空间站飞跃故宫。温建生 摄
图片
对称之美。陈啟亮 摄
太庙  社稷坛
太庙、社稷坛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坐落于故宫东南、西南两侧。现在,它们分别作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对外开放,社稷坛作为中山公园对外开放,展现着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
图片
巍峨太庙。赵承顺 摄
图片
社稷坛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土的认知和崇拜以及祈求国家安定与疆土永固的美好愿望。张全跃 摄‍
端门
端门位于故宫南侧、天安门北侧,构成明清进出宫城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为朝堂空间的一部分,其建筑形制和体量与天安门城楼基本相同。
图片
站在午门城楼遥望端门。乔健 摄
京城拍客用发现美的眼睛
观察和记录着这条古都之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