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项目虽然跟我们大多数的平常生活都有着不小距离,但每当奥运会也都会成为热门项目之一,这正是源于其丰富的观赏性与偶然性。既能让一众享誉名将黯然落败,也可让静寂无名的新人小将横空出世。这就是击剑项目悬念丛生的精彩之处。
总体来讲,击剑就是非冠军友好型项目。越是没有拿过冠军,越是能够激发心中的拼劲与冲劲。在战术部署和技术动作上越能争取主动,从而更有机会刺中得分。这就正是为什么21年东京奥运会上孙一文能够敢打敢拼最终成功折桂的原因所以。如今到三年后的巴黎奥运会,从之前的冲冠军到了现在的保冠军。先不提状态调整与场地适应,单从心态上面便已经有了180°的转变。比赛思想也就增加了杂念,在瞬息万变、追求细节的击剑场上,自然也就成为思想上的包袱。所以这也是为何一直鲜有卫冕冠军的关键所在,不是实力不行,而是要顾虑的太多。
所以在比赛过程中孙一文虽然贵为卫冕冠军也在排名与实力上占有优势,但却迟迟未能在得分上来开差距,与对手在持续胶着。最终进入到加赛当中。自然负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内心先要调整压力然后才再寻觅机会。直接就然比赛状态打上折扣。再加上遇到裁判因素影响,最终只能遗憾落败,痛失争金机会。虽然本届出师不利,但其后还要继续鼓足干劲,争取在团体比赛中收复失地、弥补遗憾。
虽然我们国家队的三员女将都在女重比赛中铩羽而归,但昨天的颁奖仪式上仍旧还是响起了雄壮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国香港选手江旻憓克服重重压力最终登顶夺金,也是作为我国的一部分站在了最高领奖台。江旻憓的“爆冷”夺金,其实也是印证着前文提到冲冠心态。之前未尝得到过奥运奖牌的她,在饱受了之前多次落败的苦楚之后,心中便只有对冠军的渴望与冲劲,一路披荆斩棘杀入决赛。但对手却是人气爆满的东道主选手。因而在决赛开局阶段便被对手与观众的强大其实所震慑,一度大比分落后1:7,让人感觉是否会大势已去。但幸好随后凭借迅速而到位的自我调整把比分往回追赶,最终在12:12追至平局,将比赛拖入真正的决胜时刻。就在这时候,乘着后来居上的气势就成功将巨大的压力抛给到了对方,也进而凭借逆转的强势在最后阶段成功上演“一剑封后”。实至名归地实现了“这次没有再输”的感人时刻。
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成者留而败者退,自身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强化自身而尽量保持强大的冲劲。如果稍有犹豫甚至停留,就只能面临汰弱留强的遗憾。虽然老套,但也确实在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常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