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金与懂得变通的法国人

大象新闻特约记者 海天 发自法国巴黎
从我租住的公寓出发,转一次地铁,大概一个小时之后就可以抵达这次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的举办场馆——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与充满历史凝重感的市中心相比,位于大巴黎圣丹尼斯、与一街之隔的法兰西大球场遥相呼应的这座场馆,显得时尚而充满活力。只是到了近边才发现,这里早早就排起了长队。通过语言来分辨,这其中有中国同胞,也有美国人、加拿大人和英国人,当然,最多的还是法国人。不管他们来自哪里,在7月28日的这个上午,来到水上运动中心的所有人,最终都感受到了力的冲击和美的享受。
由于是第一组出场,参加女子双人三米板决赛的中国组合陈艺文/昌雅妮可以说是一路领先,最终夺冠。这其中故事线的发展就像她们压水花的技术一样,几乎没有一点波澜。看罢全部比赛我只能感叹,中国队在跳水这个项目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因为跳水是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加上女子双人三米板又是奥运会全部赛事的第二枚金牌。所以当天的比赛吸引到了大批名人前往观战,仅记者看到的就有郎平、谷爱凌、贾乃亮等人。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另外一位女子跳水运动员全红婵更加引人注目。比赛期间总有观众试图将坐在教练陈若琳身边、为队友加油助威的她摄入自己的手机之中,也可能是因为不想引起太多的围观,在最后一轮澳大利亚选手跳完之后,全红婵就背着包和陈若琳一前一后离开了场馆。
水上运动中心检票口前排队的人流已经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但晚间到了南巴黎体育馆,看到馆外如织的人群,我才知道什么是小巫见大巫:4、6两座场馆统一检票口外的观众,队已经排到了下一个路口,定位一下便知,从队头到队尾有五百米的距离。在这一天小到中雨的天气情况下,这样的一个长度是让人沮丧和无望的。
好在法国人并不古板,浪漫的他们懂得变通。短短13分钟之后,我便已经坐在了乒乓球馆的坐席上。一边看着比赛,一边回想着刚才的经历,才发现,自己只是在通过大门和场馆门的时候检了两次票,没有经过任何安检就进馆了,难怪“通关”的时间会如此之快。
图片
(图源:ITTF国际乒联)
从一路追金到体验法国主办方的变通之道,短短一天的经历让人感受到了举办一届大赛的不易。不过总体而言,我首日的观赛体验是基本满意、略有瑕疵。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巴黎奥运会也会不断修正和调整,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