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参考消息网7月28日报道 据埃菲社7月27日报道,7月27日,“北京中轴线”,即中国首都最具标志性的一些古迹的所在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天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全长约7.8公里,连接着首都最具标志性的一些古迹,包括天坛、故宫和钟鼓楼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它是“一个展示人类历史上重要阶段的建筑群”。
这条城市轴线的起源可以追溯至700多年前,今天也依然是中国首都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这条中轴线上的多个景点已被列为世界遗产,但专家们强调,必须将“北京中轴线”视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组,因为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哲学思想。
中国有关部门2022年宣布,将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但据媒体报道,早在2011年申遗工作就已启动。
在“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际,中国正在努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并宣布对多个国家实行免签政策。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和“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中国已拥有59处世界遗产。(编译/刘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