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大有可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
而在内蒙古自治区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
设施农业占旗域耕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
在智慧大棚里
农作物呼吸有专供的二氧化碳
机器人“上班”
工厂化操作
那么
智慧大棚都有哪些优势?
能够给农民带来怎样的收益?
针对这些问题
《三农三人谈》邀请了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旗长
毅恒
内蒙古大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文忠
为大家深度解读
设施农业占乌拉特后旗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乌拉特在蒙古语里是能工巧匠的意思。乌拉特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20个边境旗县区之一,地域面积是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上海市面积那么大,属于典型的地大、人少、物博。在这么大的面积里,只有6.18万人口。同时,这里被形容为“一山两原 ”。山是横亘东西的阴山山脉,蕴藏着八大类46个品种的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探明的储量基本上是28亿吨;北边2.3万平方公里的乌拉特草原是荒漠化、半荒漠化草原,但是它具有很典型的生态作用——阴山山脉挡住了向南进发的沙尘的侵袭;阴山以南是河套平原,有着21.37万亩的耕地。
乌拉特后旗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也包含很多资源。那么,乌拉特后旗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呢?
对此,毅恒表示,从全市来说,特别是放在整个河套地区来说,耕地面积是很少的,只有21.37万亩。所以,2021年换届以来,旗委针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的调研。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只有种高端才能有出路,也只有种高端才能有效益。所以,当地选择了设施农业这条路。2023年到2024年,乌拉特后旗计划建设5.5万亩设施农业,2023年已经建设了3.5万亩的设施农业,今年还要再建设2万亩设施农业。到目前为止,乌拉特后旗的设施农业建设面积已经占了旗域耕地面积将近四分之一。
乌拉特后旗智慧大棚实现工厂化操作
近年来,多地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化大棚种植,同时扩大种植面积、提质改造,让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那么,乌拉特后旗智慧大棚技术领先在哪里?它的优势是什么?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河套地区条件得天独厚,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那么,发展设施农业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生态建设,起到什么推动作用呢?
毅恒举个例子,大棚的麒麟西瓜种植一季需要85立方米水,而按照普通的种植模式,大田里种植一季西瓜则需要205立方米水,节省了60%的水量。
乌拉特后旗实现订单农业全覆盖
建设设施农业大棚,提高了农产品效益的同时,是否实行了土地改良整理?
毅恒介绍,在推动设施农业的过程中,乌拉特后旗实现了“三个全覆盖”。
一是高标准农田整治全覆盖。2023年,有11.3万亩的土地还没有实现高标准农田整治,所以计划2024年将这些土地全部实现高标准农田整治,为下一步的设施农业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水肥一体化全覆盖。截至目前,乌拉特后旗还有6.5万亩左右的土地没有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项目,今年要全部配套,实现全旗域范围内的水肥一体化项目全覆盖。
三是订单农业全覆盖。在保证10万亩粮食种植任务的情况下,剩余的11.4万亩土地用来种麒麟西瓜、番茄、辣椒等,基本实现了订单农业的全覆盖。
乌拉特后旗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给农民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收益呢?毅恒认为,最核心的收益是农民的收益,因为出发点就是通过设施农业走高端化的路线,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第一块收入是土地流转的费用,农民承包给龙头企业的地价基本上每亩每年在1200元到1500元之间。第二块收入就是工资性收入,即打工的收入。农民在企业打工,一天最少可以有200元的收入,农忙季节可能达到300元到400元。
设施农业带动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发展
设施农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比如物流、装卸、包装、分拣等。黄文忠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收入,那就是品牌。把品牌产品带到全国,大家认可后,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投资做农业企业,这属于无形中对乌拉特后旗的一种宣传。
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共同富裕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通过政策扶持、机制创新、产业集聚、智力支持等多种措施,在乌拉特后旗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建立了多种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那么,这些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具体包含哪些?
另外,保险也给农民有一些托底的作用。毅恒举个例子,在设施农业的麒麟西瓜种植过程中,乌拉特后旗引入了价格保险机制,触发保险开始启动的条件一是价格每斤低于两元,二是亩产低于7000斤。种植麒麟西瓜一亩的成本大概是10000元,如果遭遇风险,价格保险机制启动后,能保证种植户有14000元的收入。乌拉特后旗作为全自治区的试点,自治区出40%,市和旗两级出40%,剩下的农户或企业投入20%。如果农户有参与龙头企业的生产或者参与合作社,有可能一分钱不花。
另外,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农民来说,做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建设,效益都是非常好的。毅恒表示,从农户的角度来考虑,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自己种,麒麟西瓜5年来的平均收购价每斤2.7元,每亩是900株,每株13斤,这样算下来就是24800元(商品率70%到80%),减去5000元成本,每亩可以赚19800元钱。第二种模式就是把土地流转出去,自己在企业打工。今年流转给大山农业的价格大概是一年每亩1500元,户均拥有土地量大概是36亩,一年光土地流转费用,一户就是54000元。再加上按照每户两人计算,一年打工90天,一天200元,又能赚36000元,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收入。
观看完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