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庭院经济使“方寸地”巧变“聚宝盆”

“可别小看这巴掌大块地方,我种上辣椒、黄瓜、豆角等蔬菜,不仅够自家吃,多的还能拿去卖。你再看这边的几十只土鸡,没几天就已经这么壮实了,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在环县山城乡薛塬村,村民赵德秀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她的“得意之作”。

图片

时下,走进山城乡薛塬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画卷。村路干净整洁,两旁群众家门口的小菜棚、小果园内种满了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西瓜等蔬菜。以前杂草丛生的空院荒地摇身一变成了绿色“小菜园”,在实现群众自给自足的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菜园风景”。

图片

近年来,薛塬村立足资源优势,借助东西部协作项目,以“小庭院、小成本、稳收入”为基本原则,引导农户充分整合自家院落、庄前屋后闲置土地等资源,因地制宜种瓜、种菜、养鸡、养蜂等,突出乡土特色,发展田园经济,让农家庭院的“方寸地”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图片

在薛塬村梁让红家的院子里,梁让红及其家人正在对小菜棚里的西红柿进行打理、扶苗。“政府鼓励我们发展庭院经济,给我们投资菜棚、鸡棚、鸡苗,还有五箱土蜂、花园围栏,现在菜棚里的西瓜、西红柿都可以吃了,后期还能种第二茬菜。像土蜂蜜、鸡蛋、瓜菜这些,在保证我们自家供给的同时,还能拿到市场上出售,也比较抢手。发展庭院经济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看着满园长势良好的蔬菜瓜果,梁让红乐呵呵地说。

图片

63岁的赵德秀家门前整齐有序地摆放着一排蜂箱,蜜蜂不知疲倦地飞出飞进,忙碌着在花圃里采蜜。小菜园内种植的辣椒、西红柿等蔬菜同样长势喜人,赵德秀正小心翼翼地为蜜蜂放水、查看蜂箱。“我们往年在旱地里种瓜都是三月种,七月吃,今年在温棚里是四月底种的,现在都能吃了,辣椒长势也好。过几天正值荞麦开花期,到时候也就能摇蜜了。”有了这些“小经济”,赵德秀的生活也越来越甜蜜。

图片

“小庭院”蜕变“增收园”,成为薛塬村庭院经济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庭院经济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户一庭院,一处一风景,群众在美丽庭院里畅享庭院经济带来的产业附加值。

图片

据了解,目前,薛塬村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已达30余户,为每户新建钢架拱棚1座、鸡舍1座,投放鸡苗20只,养殖蜜蜂5箱,形成了一条“户户有产业、家家有增收”的庭院经济致富新路子,实现了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转变,曾被评为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

图片

“今年,通过这个项目的示范性实施,村民经济效益很可观,每年户均可增加收入2万元以上。”薛塬村副主任郭鹏程表示,他们将继续发展庭院经济,积极引导更多农户以庭院为载体,改善环境,提升效益,逐步打造有特色、有规模、成体系的乡村富民产业,让一户户农家小院逐渐成为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聚宝盆’。”

记者:王玉琴


总监制:文  璟
监   制:郭  锋  李  文 
责   编:刘吉富
编   辑:张  婷  张  

创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