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区:聚焦“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一老”连着牵挂,“一小”承载未来。近年来,七里河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拓展新时代“民情流水线”工程,紧紧围绕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提升“一老一小”服务的“硬举措”与“软实力”,让“一老一小”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努力打造“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幸福生活圈,托起老年人幸福“夕阳红”,编织未成年人成长“新摇篮”,绘就美好生活“同心圆”。

“年龄大了,一个人在家做饭不方便,老年餐厅吃得丰富,有荤有素,营养均衡,便宜实惠。”对于西站街道统一引进的“夕阳乐”老年助餐服务,面粉厂居民吴先生连连点赞,老年助餐服务切实解决了社区老人日常吃饭难的问题。西站街道建西东路社区织密“微网格”,构建“老有所乐、幼有所育”的和谐幸福家园。在重要节日节点,“红领巾”小小志愿者上门探望老党员,聆听老党员讲述红色故事,将家国情怀深深地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同时,社区开展“益童成长”项目,更好地开展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工作,联合兰州极地海洋世界等8家单位认领未成年人科普宣教、艺术培训服务、法律护航、儿童心理健康和疏导咨询等16项志愿服务,透过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这扇窗口,满足儿童活动需求和学习需求,增加社区儿童友好氛围,绘就“一老一小”幸福画卷。

图片

图片

龚家湾街道武山路社区整合资源,引进社会力量,构筑社区关爱新模式,社区党委积极组织辖区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开展社区养老日常联系、走访关爱慰问活动,深入推进关爱帮扶活动,利用重要节假日等时间节点上门慰问困难、独居老人,组织辖区居民开展红色观影活动。同时,打造“家门口”课堂品牌,积极链接第三方资源,联合辖区爱心教师、退休老党员、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托育活动,根据小朋友们的年龄、学习阶段等特点合理设置课程,主要围绕阅读分享、红色教育、播音主持、手工制作、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内容,以动静结合、劳逸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实辖区青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引导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图片

图片

敦煌路街道任家庄街西社区采用“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结合“周六不打烊”机制定期组织社区“一亲三心”服务志愿队的党员干部上门探访辖区老年人。兰石润安小区党群服务站不仅提供便民服务事项代办、协商议事、党员报到、物业联络、志愿活动等服务,还依托志愿者讲师团为老年人提供声乐、舞蹈等课程,定期举办文艺演出、诗歌朗诵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展示才华、交流情感的平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线上聊天、预约挂号、手机支付等场景进行智能手机手把手教学,助其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智能生活。社区结合辖区实际,上下学期间组织志愿者维护交通秩序,定期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联合兰州小草爱心社工服务站积极与七里河区四叶草幼儿园针对困境儿童的入园进行了多次接洽,针对孩子的家庭情况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让困境儿童能在适龄年龄接受到正式教育。 

图片

图片

图片

七里河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以实打实的暖心举措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让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记者:强立敏 主编:王楠 审核:陈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