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章晟
实习生 朱笑雪
为了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35岁的李华(化名)在武汉捐献了32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生命的种子”已被工作人员带往患者所在医院,回输到受捐者体内。
李华是荆门某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坚持无偿献血多年。他曾先后无偿献血11次,累计献血4300毫升。2022年,李华在一次无偿献血时,看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视频,觉得捐献过程和捐献成分血差不多,得知这是一件无损健康、挽救生命的好事,当时就留取血样,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李华(化名)在接受动员剂注射
2024年6月的一天,他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李华丝毫没有犹豫,立即答应捐献。“概率这么低,居然配型成功了,真是奇妙的缘分啊!”李华说,两年的时间,他就等到了自己的“髓”缘,心中欢喜不已。
当他将这个消息告诉给家人时,刚开始,家人因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不太了解,有些担心,不太支持他的决定。为此,李华专门查找了一些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普资料,并告诉他们,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家人这才放下心来,支持他到武汉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为了以最好的状态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李华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喝酒、不熬夜、适量运动,“这关系到别人生的希望,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让别人的希望破灭。”
李华(化名)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中
经过前期准备,李华顺利进入了捐献阶段。7月25日,历经几个小时的采集,李华成功捐献了32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也成为湖北省第662位、全国第1810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完成采集后,李华也收到了受捐者女儿托工作人员送来的一封感谢信。信中深情致谢道:“感谢您愿意为我母亲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了我母亲的生命,同时也拯救了我们的家庭!感谢您的无私奉献!”
对此,李华也真诚地祝愿患者早日康复,他说:“我相信爱能战胜一切困难,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熬的,但是熬过去就是希望!”他也请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转达对患者的祝福,祝福患者能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
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王红祥表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和移植是治疗很多血液病的唯一手段。造血干细胞捐献,也就是普通人常说的“骨髓捐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目前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捐献已不再通过尾椎骨处抽取进行,而是直接从外周血中分离采集,不会对捐献者的健康造成影响。采集一般在打动员剂的第5天进行,流程与普通献血类似,通过细胞分离仪器,将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再将剩余的血液成分输回捐献者体内。采集是在一个完全密闭和符合医疗安全要求的环境中进行,采集过程的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当天,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也表示,每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