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刺客|万元一把的人体工学椅,真不是智商税?

AI划重点 · 全文约2229字,阅读需7分钟

1.随着久坐病的高发,人体工学椅成为办公椅市场的热门产品,价格从千元级到万元级不等。

2.然而,人体工学椅的价格差异主要在于舒适度,这种差别难以量化,使得消费者对其性价比产生质疑。

3.专家表示,人体工学椅的原理是根据人体自然的脊椎曲线设计椅子,通过可调节的坐垫、头枕等部位,维持自然的脊柱形态。

4.由于久坐病的高发,年轻人对腰酸背痛的解决方案需求旺盛,推动了人体工学椅市场的快速发展。

5.尽管人体工学椅在办公椅市场受到关注,但部分消费者对其性价比表示质疑,认为花上万元买一把椅子并不划算。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一款买完就“后悔”的产品,一个没有性价比的赛道
图片

作者 | 沃特尔

编辑 | 杜仲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据说,每一个买了人体工学椅的人都会后悔,一部分后悔白花钱,另一部分后悔买晚了。


人体工学椅的出现,让办公椅从办公桌配套设施中独立出来,既是生产力工具,也是打工人关爱自己的方式。


但关爱自己的成本有点高。


在这个独属于打工人的市场上,物美与价廉是永恒的悖论,性价比无从谈起。千元以下不能买,万元一把不算贵。而不同于其他消费品,人体工学椅从千元级到万元级之间的区别只是“更舒服了一点”,这种体感的差别很难量化。


当人体工学椅的实用价值成为一种玄学,智商税的质疑随之而来。花上万元买了把椅子,该疼的地方还是疼,本来不疼的地方(钱包)也在疼。

年轻人的“老”腰,撑起新市场


20岁的年纪,50岁的颈椎,60岁的腰。事业还没突出,颈椎和腰椎先突出了。打工人的脊梁骨,承托着经济发展的希望,以及无数个细分市场。


在大部分人的一生中,坐着的时间比躺着的时间长,久坐已成为办公新常态。《中国职场久坐行为白皮书》显示,有46%的被调查者每天有超过10小时的坐姿时间,58.6%的上班族一次性坐超过1个小时,其中39.3%超过90分钟。


如果久坐期间不能有意识地穿插活动,下班回家后还要坐下来打游戏或刷短视频,日复一日地累积之下,久坐病如影随形。


《中国职场久坐行为白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48%的人认为自己可能患上了久坐病;74%的人相信久坐会极大伤害健康,导致折寿;超过77.6%的人认为上班让自己处于久坐疲劳和亚健康状态,41.7%的人认为已经影响到工作。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2010年—2020年,公立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出院人数从15.9万上升到了55.6万;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青少年腰突患者的数量达到了前面五年总和的一倍。


图片


在大部分发病人群看来,久坐的威胁像温水煮青蛙,在意识到问题时已经很难挽回。而2020年的时间节点,对应着第一波居家办公的高峰期,证明了久坐病的突然性。


老年病的年轻化,即使年轻的身板也扛不住,从坐骨神经一路麻到脚趾,颈椎的疼痛直接戳刺大脑,严重影响KPI。


实际上,人类并不是适合久坐的物种。


从进化角度来看,直立行走的另一重含义是挺直腰板做人,处于人体中轴位置的脊柱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可以支撑躯干、主导运动、梳理神经、保护内脏。


物竞天择的自然环境中,奥林匹克格言精准地总结了人类进化的方向——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力量更强,但自然环境无法预料如今对于人类真正的威胁竟然是久坐,而且一坐就是8个小时。


图片


脊柱由26块骨头组成,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一块尾骨,椎骨之间有起到缓冲作用的椎间盘,旁边穿插血管和神经,并以肌肉连接各关节,实现整条脊柱的活动。


正确坐姿应保持3个90°原则,双脚掌贴合地面,大腿和小腿之间、大腿和腰椎之间、上臂和前臂之间保持90°,脊柱呈S形曲度。但这种坐姿难以保持,因为腰背腹部的肌群要始终处于发力状态,人在集中精力工作时会下意识地放松肌肉,就出现了不正确的坐姿。


压力增大、压力不均匀,是导致久坐病的原因。


以人直立时椎间盘承重指数为100作为参照,平躺时的承重指数只有25,正确坐姿的承重指数为145,前倾坐姿的承重指数为185,手提重物时则高达275。


椎间盘分两部分,中间部分弹性大,负责缓冲,外围韧性高,负责加固。人在走、坐、跑、跳时产生的承重由椎间盘来缓冲,正确姿势时压力由中间弹性大的部分承接,然后向外围消散。


图片


而在前倾、驼背、低头、跷二郎腿时,压力向外围偏移,长期保持错误姿势而导致椎间盘受力不均,引发劳损与老化,就会导致颈椎病、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问题。


即使能长时间保持正确坐姿,若长时间(>4h)不活动,也可能导致臀部血液循环不良,肌肉压力负荷增大,使人感到疲劳。


热爱养生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寻找腰酸背痛的解决方案,并因此带动了不同的细分产业。比如,提醒并记录活动情况的可穿戴设备、童年噩梦背背佳、按摩牵引针灸三件套、笔记本支架、可升降电脑桌、人体工学椅……


头痛医头,腰痛医腰,坐得舒服成为打工人的核心需求,当基数足够庞大,人体工学椅的百亿产业规模迅速成型。


贝哲斯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人体工学办公椅市场规模达到了566.9亿元,中国人体工学办公椅市场规模达到176.19亿元。预计全球人体工学办公椅市场容量到2028年将以4.11%的增速达到723.12亿元。


年轻人的老腰正艰难地撑起这个新兴的产业。

内行带私货,外行挑花眼


人体工学椅是个新兴产业,但人体工学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人体工学、人间工学或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Ergonomics是个组合词,由“工作”和“效率”两个词根组成,即探讨人类工作效率的学科。


人体工学的本质是尽量以贴合人体自然形态的方式来设计工具,减少使用工具时的学习与适应成本,并尽量减少使用工具造成的疲劳,从而保证长时间的使用。


比如,人体工学椅的灵感来源是战斗机的座椅,为了让飞行员能保持长时间的战斗状态,只不过如今的战场变成了格子间。而人体工学椅的一个分支电竞椅,最初被称为赛车椅,而赛场由跑道转移到了电脑桌。


在长时间使用座椅的同时减少疲劳,关键只有一点,就是减少静态肌肉发力。人体工学椅的原理是根据人体自然的脊椎曲线去设计椅子,通过可调节的坐垫、头枕、扶手、椅背、腰靠以及脚托等,对颈部、背部、腰部、臀部四个生理弯曲进行矫正、支撑,以维持自然的脊柱形态。


简言之,人体工学椅可以辅助保持正确坐姿,通过不同部位的承托分散受力,尽量减少久坐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2020年居家办公期的到来,人体工学椅也迅速站上了办公椅鄙视链的顶端。既是因为久坐病高发带来的健康化消费趋势,也是由于办公场景向家庭拓展而衍生出新的消费需求。


销量带来关注,关注中掺杂着质疑。无论是在社交平台还是电商平台的评论区,“人体工学椅是智商税”的观点一直存在。


图片

(来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