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濉溪县历届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关工工作,基层建设扎实有力,品牌打造成效显著,广大“五老”无私奉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多年来,被省关工委授予“双先”“双十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余次;2020年,被中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联合授予“关工工作”先进集体。
“五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对小麦收成开展调研。陈庭亚摄
打通“主动脉” 将关工工作纳入干部考核
濉溪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关工工作汇报,同时将关工工作纳入全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现了县委重视和领导的制度化。需要以县委名义印发的文件,必得县委高度支持;县关工委领导班子调整做到随缺随补;2020年,乔迁新址,不仅改善办公条件,还大幅增加工作经费,实现了日常工作支持的普遍化。
党建引领树“头雁” 建强关工队伍
抓党建带关建,动员广大“五老”人员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县共组建镇、学校、村居、企业关工组织631个。多年来,在全县关工系统深入开展争创“五好基层关工委”和争做“最美五老”“优秀关工志愿者”评比表彰活动,涌现一批如五沟镇关工委等五好基层关工委“标兵单位”;临涣镇关工委等一大批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单位”;安徽鼎元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爱心助学先进企业”;还有王光红、王彩云等一大批“最美五老”先进个人和“优秀关工志愿者”先进个人。
濉溪县关工委对“五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举行授旗仪式。陈庭亚摄
打好联动“组合拳” 激发关工合力
早在2018年,濉溪县关工委出台了《濉溪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及各成员单位职责》,按照思想联通、资源联用、活动联办、成果共享原则,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携手、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大关工”发展格局。与县文明办等单位连续6年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自2008年与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等部门连续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百名法学家 百场报告会”“开学第一课”等为主题的普法教育;与教育局、诗词楹联学会联合举办“校园诗词楹联原创大赛”“原创诗词朗诵大赛”;与县法院等单位联合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与县检察院开展“守护五色花”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与县工商联、团县委、县妇联联合举办“关工助力 圆梦大学”“金秋助学”“冬季送温暖”等扶危济困活动。
做实典型 装“靓”特色品牌
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形成许多具有濉溪特色的品牌和亮点。例如“关工助力 圆梦大学”助学工程、“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教育、南坪镇“村校合一”关工委组织模式、城关中心校家长学校、孙疃中心校“养成教育”、岳集中心校留守儿童精准关爱等典型经验和做法,得到省市关工委大力宣传和推广。县关工委原创关工之歌《夕霞颂》在全市传唱。在全省率先成立的“五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五老”工作室、“五老”助力青年农民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等工作创新,在全省关工系统中受到推介和好评,数十次在人民网、安徽日报、淮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其中“五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先后荣获省、市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团队”称号。
濉溪县关工委对“五老”助力青年农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进行调研。陈庭亚摄
创建新阵地 丰富关工活动
全县命名了6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2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个健康心灵驿站、3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室、203个“五老”工作室、1个“五老”工作室指导中心、7个“五老”助力青年农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这些阵地的建立,点亮了关工工作的“探照灯”,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幸福站,奏响了关工工作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依托这些平台,全县成立了好人及道德模范宣讲团、法治教育宣讲团、中华传统文化宣讲团和红色淮海宣讲团、青少年关爱团、家教报告团、科普宣传教育团等369个,成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253个,吸纳全县各级“五老”担任传统报告员、校外辅导员、法治宣传员等“八大员”的约9500名,每年开展各类活动3700场次,受教育青少年、青年农民约20万人次,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局面。(李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