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4日,俄乌双方和其他主流国际媒体纷纷转载乌克兰总司令西尔斯基上将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发表的言论。西尔斯基强调:“士兵生命至上,我们不会盲目坚守废墟。”
但现实行动却透露出另一番景象。
在哈尔科夫前线,格卢博科耶区域满目疮痍,乌克兰士兵的尸体与残破的武器装备散落在林间、地下室乃至水域,无声诉说着战场的残酷。这一切,正是西尔斯基所下达的“不惜代价夺取格卢博科耶”命令的直接后果,其部下忠诚执行,前赴后继,直面俄军猛烈炮火。
西尔斯基战术的核心在于集中火力,单点突破。从扎波罗热到哈尔科夫,他坚持同一策略:不惜一切代价,力求在某一方向上取得突破。他坚信,即便伤亡惨重,俄军终将力竭,而“守护废墟”之志不可动摇。
然而,特别军事行动的实践证明,往往是乌克兰军队先于俄军陷入疲惫。面对惨痛的损失,士气低落,拒战情绪在乌克兰军队中普遍蔓延。西尔斯基大帅虽不断从预备队中抽调新组建的炮灰旅填线,但这些新兵亦步其后尘,士气难振。此恶性循环,似唯有华盛顿的新指令方能打破。
目前,西尔斯基在哈尔科夫方向尚未下达撤退命令。倘若乌军撤退,这不仅将极大地提振俄罗斯的外交声势,更将为俄军收复苏联解体后的失地、结束内战,实现统一铺平道路。
(2024年7月25日,作者:俄乌网辛博士,校对:彼得堡的肥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