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沙成金!我国最大纯沙漠麦田试种成功,顺便还解决一桩世界难题

AI划重点 · 全文约2253字,阅读需7分钟

1.中国在新疆成功种植出国内最大的沙漠麦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边缘,麦盖提县。

2.试种的小麦亩产达到294公斤,属于一级小麦水平,同时具有固沙保水剂和植物抗菌剂等辅助措施。

3.除此之外,沙漠小麦的种植有望为全球遭受土地荒漠化困扰的国家带来治沙便利,降低固沙成本。

4.目前,沙漠小麦的初步成功将为非洲地区等饥饿人口带来福泽,提高当地饮食质量。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不知从何时起,开荒种地就成为了我们的一种天赋与习惯。如今,我们在摆平了盐碱地、旱地之后,居然又盯上了沙漠,甚至为了在沙漠上搞农业,咱们好像还顺便解决了荒漠化这个世界性难题。
这么说来,我国是怎么在沙漠上成功种植小麦的?沙漠小麦真的能治理土地荒漠化吗?在沙漠上种植小麦是否属于多此一举?
图片
让沙漠成为耕地靠的不是空谈
遍地是稻香从来都不是幻梦,而是我们一定会完成的目标。如今,我国在改善了众多不易种粮的土地之后,居然又在新疆开垦出了国内最大的沙漠麦田。
图片
最近,也就是2024年的6月,前往新疆沙漠旁进行小麦耕种实验的相关企业,就给出了这样一个好消息,他们在这里种下的六千多亩冬小麦,现在已经顺利经过时间的考验,迎来了喜人的丰收季节。
据了解,此番种下的小麦,亩产已经达到了294公斤,并且容重也达到了825克每升,完全属于一级小麦水平。也许现如今看来这个亩产并不算多,但是我们得知道这可是在沙漠旁种下的农作物。
图片
毕竟,这次规划的试验田,就正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边缘位置,从辖区来看则属于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
在我们来到这里搞沙漠麦田之前,此地三面黄沙密布,沙漠土壤占到了整县9成以上的面积,而高温与强烈的太阳光,也让这里的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总面积达到了61万亩左右。
可以说,麦盖提县的昼夜温差、大旱以及风沙带来的恶劣影响,曾经让这里人们的饮食都成了一个极大的问题。
图片
然而,如今通过现代科技的加持,也使我们拥有了能够与大自然掰手腕的能力。
首先,在小麦的选择上,我们就研究出了一款能解决低温、风沙以及高温阻穗等一系列问题的全新麦种。
而后,又通过使用卫星精准定位、遥感掌控全局变化的方式,让我们在观察小麦长势上也更加得心应手了。此外,我们还为小麦的生长带来了帮手,固沙保水剂以及植物抗菌剂。
图片
甚至为了能更加精准的照顾到每一株每一亩的小麦,在浇水施肥的活动上,我们还做到了手机对人工的完全替代,这让我们在完成定时定点浇水施肥的基础上,还做到了对水肥资源节约,避免了浪费。
目前,沙漠小麦的初步成功,也让该公司有了更远的展望,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军所言,他们将在未来的时日里,尽可能的将小麦的亩产拉到400公斤左右。
图片
也许某一天,沙漠真的会被人力所征服,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大西北的鱼米之乡也将不再是无稽之谈。
沙漠里种下的小麦还能防风固沙
沙漠之中的小麦不仅有食用效益,居然还能兼顾环保功能?谁能料到,沙漠中开出的麦穗,竟然也能成为防止土地沙漠化进一步蔓延的主力军。
图片
仅看我国,也可以发现早在2007年时,咱们国内的沙漠总面积就已经达到了130.8万平方千米,等于全国至少13.6%的土壤都是沙化的,并且其中还有超过4成的沙质土壤属于最严重的沙质荒漠。
后来,我们为了不让荒漠化成为困扰下一代的难题,也是早早的就展开了治沙工程,截至2019年,咱们通过不懈努力已经让荒漠化土地足足减少了51884平方公里。
图片
而说起治沙活动,其实也有个至关重要的基本点,那就是得先把沙地稳固下来,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固沙工程。而我国此番在沙漠种上的冬小麦,就意料之外的将这个令人头大的难题给解决了。
在此之前,全球各国采用的主流固沙方式,就是编织草方格,而草方格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就是麦草、稻草、芦苇等一系列作物。
图片
据了解,如今世界上正有超过20亿的人口生活在干旱地区,全球也至少有100个国家和地区都在遭受着土地荒漠化的困扰。
国际上的荒漠化问题是十分严峻的,全球现在就已经有15.5%的土地已然完全退化了。而土地的退化带来的附随问题则是水资源的减少。
图片
据估计,如果这一切得不到改变,30年之内将有7成以上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生存难题。
然而,如今我国沙漠冬小麦的顺利种植,将有可能在未来为这些国家带来极大的治沙便利,使得他们的固沙成本能够一降再降,取材也将变得容易很多。
图片
也许在我们在想法设法的增加农业用地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要兼顾改善土壤这一点,当然,一切也可能只是巧然为止。可无论怎样,我们最终都为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优解。
沙漠里的粮食价值千金
您吃了吗?一句简单问候,却能看出来人们对粮食的重视程度。如今,虽然我国已经无需再为粮食问题发愁,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球上已经无人挨饿了,而沙漠小麦的出现,也许就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些许转机。
图片
在古代,人们常说饿不饿,带干粮,而现如今,我们为了表现对粮食的关注,也是将10月16日定为了世界粮食日。截至目前,这一节日已经存在了43个年头了。
然而,这种对粮食的重视,却并没有让全球的饥饿人口消失,根据2023年给出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来看,当下世界上存在的面临饥饿的人口,至少也有7.35亿人。
图片
这一数据甚至与四年前的6.13亿对比,这个还要有所增加。看得出来,就在我们吃饱穿暖走向光明未来的时候,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粮食危机。
而在这些众多受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之中,又以非洲地区尤为突出,不知从何时起,非洲的民众常常面临饥饿的这件事,就已经在我们的心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印象。
图片
虽然说当地人口面临的饥饿问题是综合性的问题,引起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比较直接的,其实还是这里的大陆在土地成分上是很差强人意的。
毕竟,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就地处非洲大陆,而这片大陆上的沙漠面积,也占到了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由于此地临近赤道,降水少,蒸发量大的气候也是很难改变的一点。
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看似亩产只有几百公斤的沙漠小麦,将在当地发挥出绝无仅有的优势,毕竟在选择提高饮食质量之前,优先需要考虑的是不要饿着肚子。
与此同时,我国沙漠小麦也才刚刚走向正轨而已,杂交水稻从不被重视到走向丰收也历经了无数的岁月,因此我们也需要对沙漠小麦多一点耐心才好。
咱们完全可以畅想一番,等到沙漠小麦的亩产能够达到正常小麦水准的时候,世界上将有多少饥饿人口会受到福泽,非洲大地上将出现怎样的发展生机。
图片
世界纷纷扰扰,我们埋头苦行,此番对沙漠小麦的深耕,实际上就是为了让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遭受到饥饿带来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