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在最近的一个财年失去了上千亿的投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
2.为此,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纳格斯瓦兰建议印度融入中国的供应链,并积极吸收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
3.与此同时,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表示支持,并表示印度工业和贸易促进部正在与多个部门联合制订框架,为印度工厂安装中国制造机器所需的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快速签证的渠道。
4.然而,印度政府曾在一月份表示,如果中印边境保持和平,印度可能会考虑放松对中国投资的严格审查,但事实上,印方态度已发生巨大变化。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莫迪的所谓“抗中”大计,在实施了几年之后,落得一个得不偿失的局面。在最近的一个财年,印度丢掉了上千亿的投资。在此之际,印方接连做出两个动作,向中方服了软。
印度总理莫迪
近日,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纳格斯瓦兰,给印度议会提交了一份《年度经济调查报告》。报告中提到,为了减少在全球制造和供应链中对中国的依赖,西方国家正在寻找替代的进口渠道,印度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力争从中受益。但同时他也指出,为了促进印度乃至全球的出口,印方应该融入中国的供应链,并积极吸收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
纳格斯瓦兰强调,中印之间的经济关系动态,依然是非常复杂且相互交织的。虽然从表面上看,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似乎超过了中国,但实际上,这也只能算是“中国的一小部分”,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此之际,印方必须在进口中国商品和引入中国资金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在这份报告提交后,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也表示了支持。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
除此之外,印度的其他部门,也在积极采取行动,来“拯救印度工业”。印媒报道称,印度工业和贸易促进部,目前正在与多个部门联合制订框架,打算向为印度工厂安装中国制造机器所需的中国工程师,以及众多的中国技术人员,提供快速签证的渠道。
一般情况下,由于莫迪政府的限制,中方签证的处理时间,可能会被拖延到4至5个月,但印方提议的这一渠道一旦开通,就可以将时间缩短到一个月内,大大提高双方的效率。
这与印方之前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在今年1月份,印度高官还冠冕堂皇地表示,如果中印边境能够“保持和平”,印度就有可能会考虑,放松对中国投资的严格审查。这显然是想把在边境挑事的脏水,泼到中方的头上。
事实上,印方的态度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归根结底是尝到了与中方对抗的苦果。
印度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度在2023-2024财年的净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从279.8亿美元,下降到了105.8亿美元,下降幅度达到了惊人的62.17%。
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内,印度失去了大约1265亿元的直接投资,创下了17 年来的最低水平。不难推断出,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投资,都是来自中国的。
印度街头
尽管这样,印方也依然无法摆脱中国市场,在上一个财年中,印度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总额达到了1017亿美元,但对华出口额却只有166.7亿美元,相差达到了6倍。也就是说,莫迪政府的种种策略,反而让印度与中国的差距,越拉越大了。
一直以来,莫迪政府都把中国当作“最大的竞争对手”,在任何领域都想和中国一较高低。然而,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企业的投资和运营策略,反而会帮助印方解开当前的种种困境,也只有双方建立稳定政治关系的情况下,中印两国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印方想要达成的愿景,也才有落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