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奶牛、肉牛养殖亏损状态,如何稳定畜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最新回应

AI划重点 · 全文约1097字,阅读需4分钟

1.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王乐君表示,肉牛和奶牛养殖由于供应惯性增长,短期内价格仍将在低位运行,养殖脱困难度较大。

2.今年以来,全国猪牛羊禽肉同比增长0.6%,禽蛋产量增长2.7%,牛奶产量增长3.4%,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但价格整体低位运行。

3.为稳定畜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产能调控、预警引导、纾困解难、防范重大疫病和提升产业水平。

4.具体措施包括:抓好能繁母猪保有量调控,加强预警引导,实施生鲜乳增量收购补贴和喷粉补贴等纾困措施,以及推进畜牧业设施化、组织化、产业化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新黄河客户端北京7月24日电(记者李运恒)7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王乐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肉牛和奶牛方面,由于供应惯性增长,短期内价格还会在低位运行,养殖脱困难度较大,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还要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包括加强预警引导、抓好纾困解难等。

王乐君介绍,今年以来,肉蛋奶全面增产,肉蛋奶总体供给充裕。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同比增长0.6%、禽蛋产量增长2.7%、牛奶产量增长3.4%,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但价格整体低位运行。具体来说,生猪方面,在市场调节和产能调控的双重作用下,生猪产能高位回调,价格率先回升,生猪养殖目前也恢复了正常盈利。测算了一下,最近出栏一头生猪能够赚到400块钱。肉牛、奶牛的价格跌幅较大,上半年牛肉和生鲜乳的价格比分别下跌12.1%和12.5%,肉牛和奶牛的养殖陷入了亏损。

关于下半年走势。生猪方面,发展势头向好,产销两旺。这里有两组数据可以告诉大家。从能繁母猪看,6月份的存栏量4038万头,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3.5%,处在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从中大猪存栏看,6月末存栏量同比下降6.4%,但考虑到猪价回升后压栏和二次育肥增加,市场供应总体上是有保障的。肉牛和奶牛方面,由于供应惯性增长,短期内价格还会在低位运行,养殖脱困难度较大,下一步还要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

稳定畜牧业生产,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产能调控。目前生猪产能处在绿色合理区域,下一步要盯住3900万头的能繁母猪保有量这个调控“总开关”,抓好产能调控和政策保障等配套措施,努力确保产能稳定在合理区间。

二是加强预警引导。紧盯能繁母猪、新生仔猪和中大猪数量等数据变化,引导养殖场户顺时顺势出栏生猪,保证养殖收益“落袋为安”,防止过度压栏和集中出栏造成价格急涨或者急跌,特别是努力避免明年春节后消费淡季猪价的大幅下跌。对肉牛和奶牛,要引导养殖场户优化调整牛群结构,适度淘汰老龄和低产牛,使生产发展与市场需求更好匹配。

三是抓好纾困解难。指导各主产省落实好生鲜乳增量收购补贴和喷粉补贴等纾困措施,推广节本增效饲养模式。组织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粮改饲、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等政策,引导地方加大对养殖场户的信贷、保险方面的支持力度,防止过度淘汰能繁母牛。

四是防范重大疫病。落实和完善常态化防疫措施,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洪涝等灾后防疫,提前部署秋防工作,守牢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底线。

五是提升产业水平。大力推进畜牧业设施化、组织化、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鼓励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和签订购销合同等方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养殖场户能得到更多的实惠。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校对:冬平 记者:李运恒 编辑:邢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