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级”迈向“世界级”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释放发展势能

7月4日,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15MW重型燃气轮机“G15”在位于德阳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汽轮机”)总装下线。
时隔5天,相隔9公里的国机重装二重装备厂区,直径超1200mm、重达50余吨的FB2中压转子成功发运。这也是国产化首件世界最大等级FB2中压转子。
这样的成绩在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并不少见。以国机重装、东方电气等一批龙头企业为代表,集群已聚集3000余户配套企业,实现了风光水核气火“六电并举”发展,跻身国家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
日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指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四川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进发的过程中,头部企业如何发力?就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推动重大装备国产化
走进二重装备厂区大型铸锻件制造车间,一排排重达数十吨的汽轮机转子,配合着机器轰鸣声迎面而来。位于车间正中,重达50余吨的FB2中压转子正在进行吊装,即将发运上海。
图片
国机重装FB2中压转子研制成功(国机重装供图)
FB2是目前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应用的最先进的耐热钢材料。由于锻造温度区间窄,制造工艺要求高,以往我国发电机组所使用的FB2转子一直依赖进口。
“为此,国机重装专门成立了FB2转子材料研发课题组,从最基础的材料研发入手,到中试件,再到全尺寸工程样件试制,经过10年攻关,最终实现全流程关键技术突破。”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重装备副总工程师沈国劬介绍。
在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这样的突破一直在发生。去年3月,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50正式投入商运。
据悉,在“G50”的研发中,东方汽轮机就已连同上下游近300家企业梳理产业链短板,开展联合攻坚,实现了2万多个零部件国产化,主机国产化率达100%。
当下,在集群效应的推动下,一大批成德企业正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的浪潮之中。
图片
国内首台自主研制15MW重型燃气轮机(东方汽轮机供图)
能源装备全谱系发展
集群数字化转型加速
“能源装备全谱系发展势头强劲,是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的一大特点。”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敬茂明介绍,四川具备先进水电、清洁火电、高端核电、大功率风电、燃机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设计、制造、试验验证、维修、运营等全产业链能力。
与此同时,集群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已建设10余个能源装备领域数字化车间,建成了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也让高端装备制造跑出了“加速度”。
7月4日,国内首个燃机智慧制造基地在东方汽轮机建成投用。该基地聚焦重型燃机核心部件,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建成9条燃机智能制造产线。
图片
燃机智慧制造基地高温透平叶片喷涂数字化产线
“可以说,这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智慧化程度最高、产能最大的燃机智慧制造基地。”东方汽轮机高温部件分厂党支部副书记、副厂长李定骏说道。
先进产业集群必然是科技集群,而科技集群的前提是人才的集群。“德阳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在重大装备制造的丰富实践中,培育起了庞大的产业人才队伍。”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如是说。
从国家级向世界级跃升
力争2025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
近年来,致力打造成德万亿能源装备集群目标,成都、德阳两地共建协作平台、共育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高端能源装备产业体系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研发制造基地之一。
《成都市 德阳市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以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目标,力争到2025年,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产值突破5000亿元。
汤继强指出,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已形成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装备研制能力。“未来,应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倒逼我们进行现代化改革来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产业新赛道。成德两地要将‘产业协作’作为重要发力点,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和韧劲。”
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 马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