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找准改革方向 把握改革机遇 抓好改革落实 更好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引领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连日来,贵阳贵安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找准改革方向、把握改革机遇,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更好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农村改革是重要一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做好“三农”工作,让广大农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图片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 局长 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党组书记 局长 马骁:我们一是要聚焦盘点,确保“三农”改革工作责任清晰,任务明确。二是要聚焦重点,持续深化各项工作举措。三是要聚焦试点,特别是要抓好加快贵阳市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建设,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发展。四是要聚焦亮点,积极探索一批和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贵阳改革经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改革工作新篇章。


图片


在贵安新区马场镇普贡村,村支两委正带领村民抢抓农文旅融合发展机遇,拓展增值空间,推动特色农业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深度融合,同时积极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改造乡舍,建造民宿,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图片

贵安新区马场镇普贡村党支部副书记 韦志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将“强农惠农富农”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之一,为基层“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村支两委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于全村现有资源和特色品牌,巩固发展优质水稻、蔬菜等千亩种植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盘活闲置资源、激发振兴活力”为目标,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同步实现产业发展升级、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收入增加等多个民生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图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近年来,贵阳不断完善河湖保护机制,以河长制为抓手,设立“四级”河长体系,共有2139名河长,覆盖全市114条河流,推动河湖保护迈上新台阶。南明河作为第二批全国美丽河湖,是贵阳的“母亲河”。眼下,南明河水草丰茂,过度生长,抢占了水域生存空间,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正在对南明河城区段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水草修剪工作,确保市民拥有一个水清岸绿的生态空间。




图片

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党委委员 副主任 孙葳:全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与河长制工作职责及河湖保护工作紧密相连。我们坚信,将要实施的改革举措,将有力推动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接下来,我们将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以河长制为抓手,持续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


图片


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近年来,贵阳综保区以贵阳国际陆港为重点,发挥通道优势,大力推动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接下来,贵阳综保区产业发展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各领域改革创新加强工作谋划,助力工业企业更好融入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新跨越。




图片

贵阳综保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 黄朝江:下一步,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会提出的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立足综保区功能定位,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计划,快速做大工业规模体量、做优工业发展质量,加快构建具有综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先行区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


图片


全会提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副教授方伟明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有针对性地拟就研究议题、制定教学规划、策划宣讲方案。




图片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 副教授 方伟明:贵阳市委党校将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的基础上,全力“学深”“研透”“讲好”全会精神,扎实抓好全会精神的轮训、培训和宣讲工作,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图片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命题,全会公报对“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了具体部署。在位于清镇经济开发区的贵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码垛机器人正舞动着机械手臂,快速准确地搬运货物。作为国内首家粉体材料无人工厂,企业通过“固废再造”,对磷石膏、脱硫石膏等工业废弃物进行研究利用,加工生产成一系列绿色建材用原材料,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图片

贵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司的发展就是伴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得到壮大的,现在公司的智能化控制程度已经达到90%以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增加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发展,更好地推动公司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记者/黄雷 唐灿 刘钰 黄寿丰 朱小明 韩珊 冯德稳
清镇融媒:李齐 沈建华 袁邦剑(实习)
编辑/杨倩倩 责编/杨青青 审核/张薇 终审/谢涛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