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夏日完美攻略来了,冷静面对飙升气温

图片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020 篇文章

防治中暑你可以这么做——中暑后自救5招 


  • 当在高温环境下,感觉头晕、心慌等症状出现时,要迅速到通风、阴 凉、干燥处休息。

  • 阴凉处脱去或松开衣服,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或酒精擦拭,这样可帮助身体迅速降温,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也可吃根冰棒解决。

  • 在额部、人中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 症状缓解后要多喝绿豆汤或淡盐水补充水分。

  • 如果症状较为严重,甚至出现昏迷的表现,就要赶紧拨打120或999急救。


2种情况夏季更应防中暑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等体弱者,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等中暑会加重疾病或因疾病而体温调节能力下降者,都需更加积极地防中暑。

  服用抗组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人群,由于药物可造成人体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引起中暑。


常用解暑药概览 


解暑药之1——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合“暑湿”邪气所引起的中暑、感冒、胃肠疾病,通常的症状表现为 :腹胀、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或大便稀不成形 ;胃口差,不想吃东西 ;头像被头巾裹着一样 ;身体困乏、酸沉。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普通百姓对中医辨证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用药前最好还是要咨询中医医师。另外藿香正气水中含酒精成分,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或服用其他剂型 ;司机或其他禁止饮酒的工种也需要注意工作期间不要服用藿香正气水,以免发生其他意外或莫名其妙被罚违反交规。

图片




Tips:藿香正气水药物组成

  藿香正气水是由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甘草等药所组成。由药名可以看出藿香是最主要的药物,用其来芳香化湿、发表解暑、理气和中,而白芷、紫苏是辅助药,具有解表散寒、和中去湿的功效,厚朴、大腹皮是用来行气、燥湿的药,陈皮、半夏可以降逆止呕、理气和胃,白术、茯苓用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




解暑药之2——十滴水

  十滴水有健胃、驱风的功效,主要是治疗中暑,如头晕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中暑后可急服十滴水,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十滴水时饮食宜清淡,忌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孕妇忌服 ;服药后如果一天之内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则需就医 ;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肝病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样因含酒精成分,司机等行业工作期间禁服。





Tips: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不能通用

  尽管十滴水与藿香正气水的剂型相同,又都有解暑的功效,但却不能混用。首先是药物组成不同,十滴水的药物组成为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乙醇等;其次是功效差异,十滴水的功效主要为健脾驱风,更适宜解暑急救。而藿香正气水的功效是芳香化湿、解暑发表、理气和中,更适宜治疗暑湿感冒。我们日常服用尤需注意差别。




解暑药之3——仁丹

  仁丹,外表为红色的小水丸,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因夏季暑热高温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腹痛、呕吐等问题,适宜中暑、晕车、晕船、水土不服者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用一天内,症状无改善者,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在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功效的其他中药。




Tips:区别仁丹与人丹

  仁丹是夏季防暑的必备药之一,但去了药店才发现,同名的药有两种——人丹和仁丹,这两个药有什么区别呢?

  仁丹的药物组成为陈皮、檀香、砂仁、豆蔻、甘草、木香、丁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砂等。而人丹除豆蔻、甘草、木香、丁香、肉桂、薄荷脑、冰片外,还有桔梗、樟脑、小茴香、罗勒油等成分,因此额外具有健胃驱风的功效,夏季消化不良、轻度中暑者宜用。从功效上不难看出,尽管仁丹和人丹都能防暑,但人丹偏于驱风健胃,仁丹则偏于清暑开窍。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