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博之夜奏响“古乐湘音”,千年古音“活”起来了

三湘都市报7月23日讯(全媒体见习记者 曾冠霖 通讯员王翱)7月23日晚,在星光璀璨、月色朦胧的仲夏之夜,湖南博物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乐湘音”湖湘音乐文化遗产沙龙活动。在这场文化盛宴中,众多音乐家齐聚一堂,以音乐演出和文物展演的形式,再现湖湘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共同聆听千年古音。

图片

湖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活动伊始,湖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奏员张音悦,以一把二胡为引,在悠扬的《韶音》古乐中带领观众追溯湖湘音乐的起源,讲述舜帝南巡时的传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团通过一曲《霓裳惊梦》,不仅展现了唐代音乐的辉煌,更融入了现代编排,让传统与现代在旋律中交融。琴师徐涵芝的《潇湘水云》古琴演奏,在传统之上加入了个人的创新演绎,传达了文人的爱国情怀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浏阳文化馆带来的干戚舞表演,让观众见证了延续至今的祭孔古乐,彰显出湖湘八音之和的宏伟乐章……

图片

此次音乐沙龙活动创新性地融合了音乐演出和文物展演,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视听交融的全方位体验。在每段演出结束后,讲解员引导观众聚焦于相关文物,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将音乐与历史紧密相连。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活动现场还展示了数字化的文物采音。猪磬的敲击声,传世古琴“独幽琴”的琴音,使观众能够穿越时空,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古代音乐的韵味。这种跨越时空的音乐体验,不仅让观众感受到那些古老乐器的独特魅力,也能让湖湘音乐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