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大赛】让交旅融合成为云南经济发展新引擎

交旅融合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图片
   云南网通讯员 李文圣 摄
作者:曹灿辉
  今年6月,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打造交旅融合项目、培育交旅融合产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4个方面、15项具体任务,促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旅游产业资源深度融合,构建“快进慢游”交通旅游网络,逐步形成“设施完善、项目精品、服务优质、产业兼容”的云南省交旅融合发展体系。
  当今时代,交旅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云南省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旅游资源,正积极探索交旅融合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不过,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深入思考并积极应对。
  交通是旅游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旅游是交通不可或缺的业务领域,交旅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近年来,为了推动交旅融合深入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去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升“快进”交通网络衔接效能。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密火车站、民航机场、汽车客运站等客运枢纽至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客运直达线路。事实上,交旅融合发展,“快进慢游”的“交通+旅游”新格局,也已成为彩云之南持续“走红”的流量密码。今年春节假期,云南全省完成客运量5965.67万人次,同比增长21.49%。开启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旅游新生态,民众旅游消费意愿持续提升,交通赋能得到不断释放。
  然而,也要看到,交旅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部分地区交通通达性有待提高,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交旅融合不仅仅是交通和旅游的简单相加,还需要在理念、机制、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此外,缺乏既懂交通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影响了融合的质量和效率。可见,让交旅融合成为云南经济发展新引擎,还需靶向施策,多方合力。
  首先,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持续投入资金,改善交通条件,提升道路等级,增加交通方式的多样性。同时,要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景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比如,西双版纳建设的机场高速,进一步提升机场与市区的连接效率,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务。丽江的一些特色民宿和餐厅的建设,也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其次,要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交通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和品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体验。比如,云南一些景区推出的智慧导览系统,让游客能够通过手机轻松了解景点信息,提升游览的便利性。
  再者,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一批具备交旅融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为交旅融合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此外,还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交旅融合的过程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遗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成功的案例为云南的交旅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比如,元阳哈尼梯田景区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赏梯田美景,同时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大理洱海周边的环海路,不仅成为了游客骑行和观光的热门线路,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丽江至香格里拉的铁路,将沿线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串联起来,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总之,交旅融合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要坚定信心,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就一定能够推动交旅融合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云南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