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根源 加油再出发 || “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州寻根“加油之旅”活动综述

7月21日,“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州寻根“加油之旅”活动举行,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的企业家及专家代表们走进张之洞的成长地黔西南州,追寻张之洞先贤的历史足迹,感受黔西南的风土人情,就黔西南州教育发展、文旅康养、工业产业等开展实地考察,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聊,感受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变化、新气象。


感受文旅康养之美


7月21日一早,文化旅游康养企业、直播团队嘉宾先后来到了义龙新区红星医药产业园天地药业公司、安龙县万洋众创城贵州斛多福食品有限公司、安龙县贵州天刺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黔西南州大健康产业进行深入了解与考察。


图片

观看企业宣传片


在位于义龙新区的红星医药产业园天地药业公司,大家规范穿戴头部防护帽、无尘服后,有序走进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车间内,洗瓶、灌封等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业务负责人向考察团详细介绍了企业销售、储备、市场前景、未来发展规划等情况。


“黔西南州是贵州省‘传统地道药材’主产区之一,地道中药资源近2000种,在发展中医药产业方面基础良好,前景十分可观。”考察嘉宾纷纷表示。


在安龙县万洋众创城贵州斛多福食品有限公司,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让考察团成员们对这个大健康产业充满了兴趣,大家饶有兴致地品尝铁皮石斛原液、观看企业宣传片,纷纷询问企业有关产品生产、销售等情况。


据了解,安龙县万洋众创城贵州斛多福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铁皮石斛”原生态栽培、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也是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及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所种植的铁皮石斛主要用于固体饮料、粮食加工品、代用茶等食品。


图片

品尝铁皮石斛原液


“石斛原液初尝无味,但细品又觉清甜爽口,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以增加体力,减轻疲惫感。”考察嘉宾现场品尝了铁皮石斛原液,对其康养价值赞不绝口。


黔西南州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和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良好的区位优势,全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刺梨为主的林业生态产业,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绿色红利。


在贵州天刺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嘉宾品尝了铁皮石斛原液、刺梨原液及果条后,对其口感和品质给予赞赏。“黔西南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食药同源产品十分丰富,如高山灵芝、茶叶、石斛、薏仁、天麻等,应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将这些好产品推介出去,让更多人了解。”


图片

了解刺梨产品


通过考察,嘉宾们纷纷认为,黔西南州是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产业与资源相得益彰的好地方,此次考察为楚商企业了解黔西南、投资黔西南奠定了良好基础。武大校友企业家和湖北楚商联合会将充分发挥自身平台、资源等优势,积极围绕地方产业和企业发展所需,为企业入黔考察投资持续做好服务、提供保障,为企地合作、共赢发展贡献力量,为黔西南州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感受教育发展之力


7月21日,参加“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州寻根“加油之旅”活动的高校类、学者类嘉宾先后来到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在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嘉宾一行来到学校图书馆等地进行参观,听取学校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办学成就等情况介绍,并着重参观调研了兴义师院古籍书库。


图片

在兴义师院考察 罗康 摄


据了解,库内收藏有张之洞早期的手稿、兴义师范专科学校时期留存下来的各类线装书、大型文献丛书、民国时期的部分期刊报纸,有大公报、晨报、新华日报、中国地方志集成、清水江文书、贵州文库等。


嘉宾一行认真了解并询问讲解教师,对古籍书库的研究价值给予了肯定。


在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期间,嘉宾们沿途听取学校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办学成就等情况介绍,参观调研了该学院非遗文创中心和酒店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训室。通过黔西南职院教职工的细致讲解和询问交流,让嘉宾对黔西南州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对该校的办学理念表示由衷的赞赏。


图片

在黔西南职院考察 罗康 摄


“黔西南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举全州之力推进全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后发赶超、跨越发展,让人看到了黔西南州凝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考察嘉宾纷纷表示,希望武汉与黔西南州两地区之间、校与校之间能增进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管理智慧。


感受工业发展之变


7月21日,参加“武大校友+湖北楚商”赴黔西南州寻根“加油之旅”的“湖北楚商”工业类企业嘉宾考察了黔西南州部分工业企业。嘉宾们深入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安龙县部分工业企业开展考察,进一步了解黔西南州工业企业发展情况。


考察嘉宾首先来到位于义龙试验区的贵州鑫茂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紧生产。负极石墨化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轰隆,炉窑砌筑、成品车间、地下管网等建设如火如荼。走进生产车间,嘉宾们目睹了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整个生产过程,对企业利用动力电池报废材料、针状焦、石油焦为原料生产正负极材料产品给予高度评价。


图片

在贵州鑫茂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考察


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供给宁德时代、力神、孚能等动力电池头部的企业,该公司聚焦全省“一核两区”产业布局,积极抢抓“风口”产业发展机遇,拟建设三期项目,新建兼容高镍、中镍、钠离子正极材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在考察过程中,嘉宾们对该公司研发的新材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就新材料的应用前景和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片

在贵州振华义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考察


在安龙县纺织产业园浙泰轻纺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嘉宾一行走进服装生产车间察看产品生产线,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原料供应、产品生产及销售等方面情况,并就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渠道等问题与企业交换了意见。


仲恺·安龙共建工业园是安龙县和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结合各自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共同打造,项目以安龙县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地方产业提质增效和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为重点,以打造东西部协作示范园区为目标的两地合作平台。


“园区按照高标准工业厂房、花园式工厂建设,秉承着招商、扶商、助商的服务理念,为入园的企业提供非常周到完善的服务,为企业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环境。”嘉宾们对共建园区的发展规划和成果表示肯定,并表示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园区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嘉宾们对黔西南州工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前景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纷纷表示,黔西南州工业类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立足双方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交流对接,深入考察研究合作项目,深度挖掘双方合作机遇,找准合作切入点,争取早日达成实质性合作,携手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感悟“加油文化”之魂


当天,考察嘉宾们还来到了安龙招堤、半山亭、天香阁,参观了荷花赛道、加油书院,并种植纪念树。追寻张之洞先贤的历史足迹,回顾先贤成长成就的人生历程,感悟先贤经世致用的自强之道,缅怀先贤为国为民的使命初心!


“张之洞4岁(1841)到兴义府(今安龙县),18岁(1855)离开,在安龙生活的十多年,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后来,张之洞经常跟自己的属下说‘一生学问文章,其基在此也。’”随着讲解词从音响中传出,嘉宾们对张之洞的生平和成长轨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天香阁为张之洞儿时读书之地,原址位于兴义府试院内,张之洞在那里撰写了人生第一部作品集《天香阁十二龄课草》。因历史变迁,其建筑在历史长河中基本已经损毁,2022年以来,安龙县政府在现在位置重建了天香阁,专题陈列展示张之洞的生平和不同时期的作品。


半山亭内石壁上嵌有一块石碑,刻的是《半山亭记》一文,是张之洞为庆贺招堤和半山亭竣工时所作,文辞华美、比喻贴切,将招堤四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文惊四座,后刻石嵌于亭内石壁之上。在一览亭楹联上,能看到张锳曾刻在“省耕亭”上的一联“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能感受到当时张锳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站在半山亭凭栏远眺,招堤景区垂柳夹岸,芰荷飘香,水绿波澄,虹桥倒影,游人或泛舟荡漾,或堤上赏荷,美丽景色映入眼眸,让人陶醉。


在加油文化院,黔剧《知府添灯油》生动再现了张之洞的父亲张锳就任兴义府知府期间重教兴学,坚持为读书人添加灯油,鼓励学子用功读书、获取功名的历史故事,让嘉宾们更为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回顾先贤苦读书、立志向、重修身的青少年时光,无不感到张之洞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其父亲言传身教的深远影响,离不开兴义府学风兴盛的故土滋养。”嘉宾们表示,从张之洞的成就地来到成长地,切身感受黔西南的风土人情,探寻先贤成长足迹,再回过头来看张之洞在湖北24年创造的辉煌成就,别有一番感受。


沿着因张之洞先贤而结下的特殊历史渊源,黔西南州和武汉保持密切交流,两地你来我往的历程,让这份历经百年、跨越千里的情谊倍加珍惜、持续巩固。接下来,将继续加强黔楚两地合作,整合张之洞成长地和成就地的资源力量,深入挖掘张之洞文化和“加油文化”的丰富内涵,共同做好传承保护、转化运用等工作,共创张之洞研究的文化高地,让先贤文脉薪火相传,让文化遗产彰显时代价值。(文/图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朝敏 杨恒 陈安彤 姚廷婷)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