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通讯员 刘玲
7月19日,武汉市、武昌区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前往大成路调研,与黄鹤楼街道办事处、彭刘杨路社区以及大成路的商户、居民代表一起了解制约街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共同出谋划策。
大成路位于蛇山南麓,是一条极具楚味汉味的老街,早有“过早”、晚有“夜市”“宵夜”。近年来,大成路商户们用一以贯之的手艺留住了很多武汉人,也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人气越来越旺。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车辆拥堵、店内就餐面积有限、缺乏打卡标识等等。
“大成路人流量大,停车不规范,出行比较困难,特别是首义公园路有所学校,学生出行安全难以保障。”在大成路住了多年的张婆婆说。
“除了停车问题,大成路的街区环境也亟待升级。”“如果要改造,本土的特色美食要留好。”精武大包、大成菜场等商户负责人建议,“还应组建商户联盟,加强培训,提升文旅软实力。”
为推动街区可持续发展,留住“老武汉”特色,代表委员结合当前形势,纷纷提出建议。
有代表建议,要挖掘内核,明确定位,大成路有美食、有文化、有历史,“要善于挖掘大成故事,如商户几十年如一日的手艺、熙熙攘攘的烟火气讲出来,让居民游客口口相传,聚起更多烟火气。”
如何更好保留特色?有代表认为,市井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要在保留大成烟火气和商户特色的基础上,发动商户共同参与路面亮化、环境整治、交通微循环改造上来,动员各方力量加入大成路美食打卡地图、打卡点位优化设置、绿化提升中,为大成路微改造聚力。
在打造品牌,提升软实力方面,多位委员认为,要用好共同缔造方法论,精心推出一个“大成路”品牌,共同维护和推广,形成品牌效应,提升街区知名度;制定和完善商会公约,进一步规范引导商户经营行为,同时,定期收集居民游客体验反馈,形成长效机制。
武昌区人大黄鹤楼街道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代表委员在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把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和精准对接智慧资源相结合,推进烟火大成提档升级。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