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网科普】
“今晚我就不来了,你们玩啊,下次我请客!”推掉了朋友的饭局,王倩又开始坐在电脑前思考新方案。
34岁的王倩是个典型的女强人,她从刚毕业到现在,在一家公司待了近十年。去年,王倩被提拔为部门的主管,从那以后她变得更忙了,经常一个人加班到深夜。
就在最近几个月,王倩发现自己的月经有些异常,从来不痛经的她竟然需要吃止痛药才能熬过经期前几天,并且月经量也比以往多了不少。王倩认为是最近冷饮喝太多导致的,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直到前不久,王倩进行了一次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后,王倩愣住了。报告显示,王倩的子宫内长了很多的肌瘤,需要尽快去妇科随访治疗。
王倩很疑惑,自己一直很注意卫生,也没有妇科方面的炎症,为什么子宫内会长这么多肌瘤?
什么是子宫肌瘤?它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今天1药网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女性非常容易“中招”的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恶性肿瘤吗?
子宫是女性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而子宫肌瘤则是长在子宫上的一种良性肿瘤,其主要是增生的子宫平滑肌组织,也含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
虽然子宫肌瘤发病率高,但它一般较为“温和”,并且具备这两个特点:
1.恶化概率很低
大约90%的子宫肌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仅在妇科检查、盆腔B超时偶然发现。
并且绝大多数子宫肌瘤不会恶化,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会恶化,一般出现在绝经后子宫肌瘤仍在生长,同时伴有疼痛和出血的患者身上。
2.绝经后自行缩小
子宫肌瘤生长比较缓慢,多数肌瘤还会在绝经后自行缩小,因此子宫肌瘤瘤体较小、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时,可以考虑不进行手术。
造成子宫肌瘤的因素有这3点,看你占了几个?
目前,子宫肌瘤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多数观点认为:子宫肌瘤是由未成熟的子宫壁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那么子宫肌瘤的病变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直系亲属患有子宫肌瘤,那么家族的下一代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研究表明,同卵双生的孪生姐妹中(由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分裂形成两个胚胎),一人患有子宫肌瘤,另一人患子宫肌瘤的比例很高。另外,母亲患子宫肌瘤者,女儿患瘤几率也增高。
子宫肌瘤的发生与某些遗传性疾病相关,也可以说子宫肌瘤有一定遗传倾向,尽管遗传规律尚不清楚。
2.激素作用
子宫肌瘤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自身分泌过多或是从外界摄取过多雌激素,就容易发生子宫肌瘤,并且刺激肌瘤增长迅速。
比如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较高,若孕前患有子宫肌瘤,孕期肌瘤体积往往会明显增大,分娩后肌瘤会缩小。还有一些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到绝经后,由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降低,肌瘤也会缩小。
3.细胞突变
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子宫肌细胞增殖形成的,每个肌瘤的不同细胞均起源于同一母细胞,因此子宫肌瘤是细胞突变后形成的。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更偏向于初潮过早、晚育未育、肥胖的女性,以及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子宫肌瘤家族史的人和雌激素补充治疗者。
身体出现3个异常,需警惕子宫肌瘤的信号
当子宫出现异常时,身体会伴随一些生理状态的改变,而以下这3种异常,可能就是子宫肌瘤发出的信号。
1.月经改变
月经改变是子宫出现问题最直观的表现,而子宫肌瘤患者往往会伴随经血量增加、月经周期延长等症状。如果发现自己近几次来月经的经血量有明显地增加,或者经期延长,有淋漓不尽的情况,都需要引起重视,最好待月经结束后去妇科做b超检查。
2.分泌物增多
子宫肌瘤还会让女性的分泌物增加,这是子宫内膜面积增大、盆腔充血所致。有的女性还会出现分泌物颜色改变、异味等症状,这些都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3.腹胀、腹痛
当子宫肌瘤发展到比较大的程度,还会引起明显的下腹部胀痛、腹部包块以及疼痛感,患者不仅会表现腹部变胖,还可能因为肌瘤压迫膀胱和直肠,出现尿频或者便秘的情况。
远离子宫肌瘤,这几件事千万注意!
虽然说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囊肿,不会对女性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女性也应该给予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注意这些事情,来避免子宫肌瘤的发生。
1.做好避孕措施
服用短效避孕药可以帮助女性防止意外怀孕,但短效避孕药中的激素会使女性的激素水平产生波动,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诱发子宫肌瘤。
而频繁流产会导致女性子宫内膜受到创伤和刺激,容易导致其内分泌机制受到影响,也会诱发子宫肌瘤。
因此,1药网建议女性尽量选择使用安全套、服用长期避孕药等避孕措施。
2.保持心情愉快
像前文提到的王倩这样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压力过大的环境下,不仅会导致女性免疫力下降,还会导致体内的雌激素分泌紊乱,诱发子宫肌瘤。因此,女性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遇到压力要及时排解。
3.避免长期熬夜
女性长期熬夜不仅会使女性妇科疾病发生率增加,还会导致女性激素水平紊乱,引发内分泌失调和卵巢功能早衰。1药网建议女性尽量不要熬夜,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或者全身泡澡,以利于血液通畅,促进睡眠。如果不得已熬夜,第二天可以比平时起床时间晚半小时左右,也可以通过午睡半个小时来减少熬夜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