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至,热浪滔滔,心静如水,品味夏日之胜境;
古韵长,微风轻拂,书画多情,悠然自得享清凉。
海报国画原作出自:颉鹏 ·《清凉山胜境》33×66cm
- 大暑三候 -
👇
一候腐草为萤;陆生的萤火虫把卵产在枯草上,大暑时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 大暑习俗 -
👇
- 大暑养生 -
👇
1. 防情绪中暑。按照中医“天人相应”之说,气候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 “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异常状态,这是 “情绪中暑”引起的。为防“情绪中暑”,一旦火气上来,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2. 补水宜喝粥。在大暑节气养生,首要是补水。此时节喝药粥能补气清暑,健脾养胃。李时珍曾言:“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3、冬病多夏治。大暑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 " 冬病夏治 " 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症等阳虚症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冬病夏治”使用最多的是敷贴疗法,它是利用夏季 " 三伏天 " 阳气最盛的节气特点,采用穴位敷贴的方法,使用有特殊作用的中药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