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下调10个基点

AI划重点 · 全文约2032字,阅读需6分钟

1.人民银行于7月22日下调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各10个基点,分别降至3.35%和3.85%。

2.与此同时,本月MLF利率维持在2.5%不变,人民银行宣布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8%调整为1.7%。

3.业内人士表示,本轮操作显示出LPR将转换定价参考标准,从此前锚定MLF利率调整为盯住7天逆回购利率。

4.由于此次降息,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别带动三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和居民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

5.专家预测,未来各地首套、二套房房贷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和预期,降低购房成本将支持购房需求释放。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在市场的呼声中,“降息”靴子落地


7月22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两者均较前期下降10个基点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这是自今年2月以来5年期以上LPR单独下行25个基点后,LPR首次出现下调。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本月素有“LPR之‘锚’”之称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维持在2.5%不变。与此同时,在最新一期LPR公布之前,人民银行宣布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8%调整为1.7%


此前,人民银行已多次公开表示要淡化MLF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色彩。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本轮操作显示出LPR将转换定价参考标准,从此前锚定MLF利率调整为盯住7天逆回购利率。




7天逆回购承担起主要政策利率功能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人民银行此次果断降低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要求的具体体现,体现了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呵护经济回升的决心。”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放缓,特别是居民消费恢复较为疲软。业内人士普遍分析认为,下调政策利率显示出货币政策正在向稳增长、推动物价温和回升方向发力。通过下调政策利率来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行,有助于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提振有效融资需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从外部环境来看,广开首席产研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分析认为,近期美联储降息趋势日益明朗化,也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创造了空间。美国CPI6月增速回落至3.0%,而美联储更为青睐的核心PCE指标5月已降至近3年低点2.6%。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部分美联储官员近日对于降息立场也已明显松动。“种种迹象表明,美联储降息正朝着较为确定的方向迈进。” 刘涛说。


值得关注的是,除“降息”外,根据人民银行公告,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也从价格招标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


以往,人民银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价格招标,虽然中标利率大部分时候维持不变,但仍需每日开展操作释放明确的利率信号。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考虑到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为增强政策利率的权威性,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有必要将招标方式优化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明示操作利率,这也是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体现




LPR下行将带动存量房贷利率下降




在7天逆回购“降息”带动下,1年期、5年期以上LPR纷纷跟进下调10个基点,将起到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作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介绍,7月LPR下调,将带动三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和居民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这将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扩大国内需求。与此同时,根据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银行存款利率要与1年期LPR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挂钩,这意味着接下来银行存款利率将全面启动新一轮下调


董希淼指出,5年期以上LPR下降后,无论是存量房贷还是新增房贷利率都将得以降低,居民房贷利息支出减少,这将有助于提振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5·17”房地产新政落地后,当前各地房贷利率均处在较低水平,部分城市、部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3.0%以下。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调,有助于进一步引导首套房贷利率下行,继续降低购房者购房成本,同时多数存量房贷利率也将于明年初执行下调10个基点。“预计未来各地首套、二套房房贷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和预期。降低购房成本仍将是支持购房需求释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将被进一步理顺




值得关注的是,在下调政策利率的同一日,人民银行发布了适当减免MLF操作质押品的公告,以此缓解债市供求压力。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


对此,董希淼表示,这项新措施一举两得:一方面,有助于鼓励金融机构出售中长期债券,增加中长期债券供给,缓解中长期债券利率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考虑到目前1年期MLF中标利率为2.5%,在目前市场环境之下利率偏高,加上对质押品要求较高,金融机构参与操作积极性不高。减免MLF质押品之后,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参与MLF操作的积极性有望提高


王青进一步指出,由于国债是MLF质押品的主要构成部分,这意味着当前政策面正在增加二级市场国债供给,引导长端国债收益率适度上行。此举在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同时,能够控制中美利差倒挂幅度,缓解人民币因本次人民银行“降息”可能产生的贬值压力


进一步突出7天逆回购利率政策利率色彩,可以说是人民银行优化利率传导机制的重要一步。


此外,《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还注意到,近期人民银行还推出了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国债借券操作等工具,不断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箱,以期更好地调节资金供求和资源配置。


展望未来,刘涛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政策目标利率将更趋简单化,并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将更加清晰顺畅,从短期利率传导到中期、长期利率,打通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

记者 许予朋

实习记者 英草卓玛

编辑 韩业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