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汇汽车发布最新公告称,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下称“广汇汽车”)于2024年7月21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24】1003 号,下称“监管工作函”)。
公告内容显示,广汇汽车2024年6月20日至2024年7月17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下称《股票上市规则》)第9.1.17条、第9.2.1条等规定,广汇汽车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广汇汽车股票和可转换公司债券自7月18日开市起停牌,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在广汇汽车提出听证、陈述和申辩的有关期限届满或者听证程序结束后15个交易日内,就是否终止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事宜进行审议,上交所根据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作出相应的终止上市决定。
截至北京时间7月19日,广汇汽车总市值为64.66亿元。
在多次“自救”未果后,全国最大4S经销商集团广汇汽车从7月17日起正式锁定面值退市。
自6月20日收盘价首次跌破1元面值以来,截至7月17日,广汇汽车股价报0.78元/股,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
最近很多自称广汇汽车员工(前员工)爆料,内部腐败,派系斗争严重,员工离职被“黑”工资。
除了员工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之外,一些车主的权益同样被曝受到侵害。有车友担心自己还有一年的保养套餐会不会被“吃掉”,有车友痛斥:经营不善,就应该让消费者买单吗?不破产清算,就应该还166+99位车主的合格证……企业没有社会担当,凭什么享受社会福利。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广汇汽车不仅拖欠员工工资,旗下的门店也接连关闭,甚至出现车主已付款却无法提车的情况。
报道称,无锡、沈阳、江苏等全国多个城市的广汇员工都表示广汇汽车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有员工因为受不了月月拖欠工资而选择离职。“我们店基本是4月的工资6月发,五月的工资7月发,6月的工资打了56折。现在已经默认2个月起步拖欠工资,工资因品牌不同有差异,根据绩效和店面的薪酬包有所区别。”某位门店的广汇员工表示。
另一位无锡的广汇员工则指出,今年4S店车子难卖,5月的工资还没有发,已经拖欠两个月了,发了的工资有的打5折,有的打6折。还有广汇员工表示“我们门店是6月26日发的工资,全员打了46折,相当于打了个‘白工’。第一批发的工资打了93折。”
除了拖欠员工工资、工资“打骨折”之外,多地购买广汇汽车的车主透露,车款已经付了,但是无法提车。还有车主称目前无法正常上牌流程,因为合格证被广汇汽车抵押在了金融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1999年成立的广汇汽车,背靠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踩着我国汽车市场井喷式发展的节奏,借助大手笔的并购实现了飞速扩张,在2016年问鼎“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以下简称“百强排行榜”)首位。
2015年6月,广汇汽车成功登陆A股市场,证券代码600297.SH。2016年6月,成功要约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宝信(现更名广汇宝信)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1293.HK。
2018年,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降档减速,广汇汽车的转折也随之到来。2018年至202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为32.57亿元、26.01亿元、15.1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27%、20.16%、41.72%,呈加速下降趋势。
2023年全年,广汇汽车实现营业收入约1379.98亿元,新车销量59.57万台。截至2023年12月31日,建立了覆盖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全国汽车经销网络,共运营735个营业网点,包括695家4S店,其中包括宝马、奥迪、沃尔沃、捷豹路虎、玛莎拉蒂等众多豪华品牌的第一销售阵营,公司超豪华、豪华品牌网点达245家。
这几年,广汇汽车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调整,但并未给经营带来如期起色。2023年虽然营业收入较上年略有回升,净利润为3.92亿元,看似扭亏为盈,但背后付出了巨大牺牲。
对此,广汇汽车称,汽车消费市场仍受到多重因素冲击,各大车企为抢夺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新车价格折扣持续放大,经销商被迫以价保量,库存高企,承受巨大压力。
今年一季度,广汇汽车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94.05万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86.61%。与此同时,广汇汽车长期背负较大的财务压力,在今年尤为雪上加霜。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83.36亿元,对应的有息负债462.55亿元,一季度的财务费用高达6.29亿元。
对此,广汇汽车相关人士在回应时,不断表示遗憾之情。
关于退市,广汇汽车相关人士回应媒体时不断表示遗憾之情,据他透露,目前公司仍将继续做好生产经营工作,通过寻找战略投资人等方式,不断回报股东。
不知道这个战略投资人包不包括新疆金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