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网讯 7月19日,忻州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张振邦一行深入代县,就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白草口长城段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当地民宿产业的运营情况进行调研。旨在探索长城保护与利用的新模式,同时推动民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代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志杰,副县长李诺等一同调研。
在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白草口长城段,张振邦一行对长城的保存现状进行了细致考察,并就如何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地进行施工改造,增加文化体验项目,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后,调研组深入代州古城民宿进行调研,与民宿经营者面对面交流,了解民宿的运营状况。张振邦指出,民宿产业是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地方旅游品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鼓励民宿经营者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丰富民宿文化内涵,同时加强服务管理,提升游客住宿体验。
张振邦表示,忻州中华文化促进会将持续关注代县的长城保护与民宿产业发展工作,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资料显示:雁门关白草口长城,是山西屈指可数的包砖长城。位于山西省忻州代县和朔州山阴县交界的白草口村边上,村内有关城楼等古建筑。白草口长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内长城,也叫内边。西起白草口河东,东至新广武村,全长5964米。这段保留至今的长城,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都御史李景元所筑。白草口为唐雁门关即西陉关北塞,新广武为明雁门关即东陉关北塞。
白草口长城外砖砌,内土筑,高8~10米,上阔4米(史载一丈五尺)。上有戍堡、敌楼,下有暗门。现保存完整的敌楼有“针扃”、“雄皁”等。楼有额匾,落款均为“万历丙午仲秋之吉,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兵备副使李茂春、左参将陈天爵、管粮通判蒲喜轮立”。敌楼多数筑于长城外侧,面宽10米,进深8米,总高15米左右。壮橹楼建于长城正中,前后两道门可将长城封闭。靠白草口一段,原垛口、女墙筑于石山上,现内无土墙,唯有砖垛口,巍然矗立于奇岩陡峰之巅,十分雄险壮观。暗门筑于内可屯兵、外可冲锋的地段。门洞砖券,高2米,宽1米,门置距外墙0米处。长城顶部三层城砖铺面,可以走马。白草口长城段的位置,历史上称陉岭,是区分内外、捍卫中原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