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超95%文物亚洲首展!古埃及文明大展揭开法老国度神秘面纱

正在上海博物馆进行的古埃及文明大展,精选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法老雕像、木乃伊棺,以及制作华美的金饰等,超过95%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除此之外,展览还带来了埃及最新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属于首次对公众展出。
萨卡拉是被古埃及人沿用最久的古老墓地,2020年,埃及考古队在萨卡拉发现了修建于公元前600年的猫神庙遗址,以及猫神祭司地下合葬墓穴中的完好遗存等,被列为当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展览首次系统公布埃及考古队在萨卡拉地区展开自主考古以来取得的重大发现。
图片
这些从考古现场直接送至上海博物馆展厅的展品,讲述了古埃及人对动物的崇拜,以及一些习俗等。
图片
展览首席策展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 颜海英:萨卡拉还有一个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是动物崇拜的中心,除了有猫的木乃伊,还有大量的牛的木乃伊、狗的木乃伊,这些都是很特别的。
图片
展览还展出了萨卡拉遗址最新出土的彩绘人形棺,这些彩绘木棺出土于超过十米深的竖井墓中,是棺椁类型学研究和建设数据库的珍贵资料。
开辟专线包机抵沪 文物展陈谨慎有巧思
本次展览文物数量多、品类丰富,展品如何安全运抵展厅,并实现最佳展陈效果?
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 褚馨:派了一个“先遣部队”,到了埃及开罗,跟他们完成了21天的点交,开辟了一个新的航线,这些文物全部从开罗直接一辆货机飞到上海,我们用了11辆卡车运送,连夜就抵达了上博。
图片
特批航线、包机运抵,保证了这批文物顺利从埃及运抵中国,并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完成全部布展工作。大型石质类雕塑,以惯例的裸置形式在展厅展出,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
图片
展陈团队还用3D扫描技术为放置在一楼大厅的“辛努塞尔特一世雕像头部”制作了一个非常匹配的底座。
图片
还有一些展品需要特别“照顾”,在“萨卡拉的秘密”版块,不少展品是直接从遗址考古基地点交打包。相比博物馆里的已经过清理修复的展品,这些彩绘人形棺到达上海后,还需要进行预防性保护处理。
为配合展览举办,上海博物馆改造启用了人民广场馆一楼的三个展厅,在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中,通过展览叙事、文物陈列与数字技术,为观众打造别具一格的沉浸式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