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乌和谈话题在美国大选背景下再次被炒热,乌方表示希望俄罗斯参加下一次和平峰会。
2.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方有意进行和谈,但要求解决欧洲安全问题并避免双面解读。
3.拉夫罗夫提出的新条件包括解决欧洲安全问题以及措辞方式符合俄方要求。
4.由于历史原因,俄罗斯对在谈判中采取模糊措辞的西方国家表示不信任。
5.未来俄乌和谈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将取决于双方是否恢复接触以及西方国家的态度。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在美国大选的背景下,俄乌和谈的话题再次被炒热。
乌方似乎意识到特朗普大概率能够赢得选举,对和谈也没那么排斥了,甚至接连谈到一些细节,比如说希望通过第三方与俄罗斯接触,希望俄罗斯能够参加下一次和平峰会等。甚至有消息称,泽连斯基想在美国大选之前就结束战争。
对此,俄方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比如说乌方邀请俄方参加第二次和平峰会之后,俄方就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表示先观察观察。
现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之后,也谈到了和谈,感觉确实没有那么强硬了。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俄方提出新要求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拉夫罗夫在安理会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俄方有意进行和谈,但考虑到与西方和乌克兰人进行对话和磋商的悲惨经历,希望在某个阶段能够就欧洲安全问题达成协议,并在此背景下解决乌克兰危机。
拉夫罗夫强调,俄方将非常仔细地研究措辞方式,并采取预防手段避免出现双面解读。
这就是俄方提出的新要求,主要有两点。
其一,要解决欧洲安全问题;
其二,措辞方式得符合俄方的要求。
第一点很好理解,俄乌冲突的问题,不只是俄乌争端,而是北约东扩,这是矛盾的根本所在,只是解决表面上的俄乌冲突,并不能避免再次爆发新的冲突,俄罗斯已经上过一次当了,这次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必须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俄罗斯可不想过几年就打一次大仗。
明斯克协议各方
俄方被搞怕了
第二个条件实际上是第一个条件的延续。
为什么俄罗斯如此重视措辞?这要从历史说起。回顾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就能找到答案。明斯克协议是解决乌克兰冲突的重要文件之一,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争议和解读的分歧。
协议的措辞模糊,使得各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导致了执行的困难和效果的不理想。这种历史教训使得俄罗斯在新一轮谈判中格外重视措辞的准确性,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俄罗斯显然是被搞怕了,在过去的外交实践中,尤其是与西方的交往中,曾多次遭遇协议被“重新解释”或“曲解”的情况。
俄罗斯当时签署明斯克协议的时候,认为西方是想结束战争,结果直到2022年才明白,西方是为了冻结战争给乌克兰争取时间。
现在的情况还是2014年的延续,俄方自然不允许西方再玩文字游戏。
俄乌曾在白俄罗斯和谈
和谈就要来了?
俄罗斯的这种态度反映了其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长期以来,俄罗斯认为西方国家在许多国际事务中存在双重标准,常常通过模糊的措辞来为自己留下操作空间。
这种态度对于和谈来说,可以视为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因为俄罗斯已经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甚至涉及到了措辞这一细节性的问题,说明俄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向国际社会传递出其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意愿,同时也向西方施压,要求其在未来的谈判中采取更为诚实和透明的态度。
接下来就要看看双方是否会有实质性的接触了,如果能够恢复接触,谈判的过程应该不会特别艰难,毕竟战场形势已经较为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