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赵小刚编写的《开源鸿蒙移动编程技术》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本华为公司认可的鸿蒙编程教材。
2.2021年2月,武汉大学开设全国首个专门针对鸿蒙操作系统的移动编程技术课程,赵小刚担任授课老师。
3.随着鸿蒙编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赵小刚对教材进行了修订,以适配“纯血鸿蒙”的最新要求。
4.目前,华为已经和全国超300所高校展开了合作,有140多个鸿蒙产学合作项目,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等共计21所“985”一流高校都已经开设了鸿蒙编程课。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这个暑假,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赵小刚正将新版《开源鸿蒙移动编程技术》送知名专家评审,预计9月正式出版。该教材由赵小刚2022年10月编写,是国内高校第一本华为公司认可的鸿蒙编程教材。随着鸿蒙编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教材部分内容已经陈旧,2023年6月他对教材进行了修订,以适配“纯血鸿蒙”的最新要求。
2019年,华为宣布推出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2021年2月,武汉大学开设全国首个专门针对鸿蒙操作系统的移动编程技术课程,赵小刚担任授课老师。他告诉记者,通俗地解释,这门课就是教学生们在华为鸿蒙操作系统上开发APP。
鸿蒙编程课开课第四年,选报的人数每年递增,从最初的只有1个班30人,扩展到如今4个班120人,学生来自武大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管理等专业。赵小刚说:“构建鸿蒙操作系统生态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这条路虽然艰难,但距离胜利的彼岸已不遥远。”
主动开鸿蒙编程课
赵小刚副教授正在为学生上鸿蒙编程课。
2020年之前赵小刚已在武汉大学教了十多年苹果IOS编程课,当时的手机操作系统领域被苹果IOS系统和安卓系统垄断。国外的技术封锁让赵小刚深思:“万一有一天我们不能用IOS和安卓系统了,那么IOS编程课也就没有立根之基了。”
喜欢“折腾”的赵小刚决定转换赛道,萌生了在武大开设鸿蒙编程课的想法。鸿蒙系统刚刚面世时需要从零构建生态系统,通俗来讲,就是要有足够多的用户去使用它。“只有让鸿蒙系统上的APP足够多了,生态系统才会越来越完善。”赵小刚说。
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鸿蒙操作系统有一条“生死线”,只有当市场份额超过16%之后,才能在没有内力作用下自发行动起来,逐渐壮大生态。赵小刚是鸿蒙操作系统的最先试用者,他发现鸿蒙操作系统有很多后发优势,比如开发语言更加高级、开发工具更加先进。鸿蒙操作系统的性能方面不比IOS和安卓差,甚至很多方面优于它们,但鸿蒙系统也有后发的缺点,关键就是要重新构建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他说,武汉大学在全国首开鸿蒙编程课,就是构建鸿蒙生态系统的开始。
“备课的难度相当大”
赵小刚副教授正在为学生上鸿蒙编程课。
2020年11月,赵小刚与华为公司签署华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开始联合设计鸿蒙应用开发课程。2021年2月,这一课程正式开课。
赵小刚告诉记者,除了在武大教鸿蒙编程课,他还与华为合作录制慕课,通过线上方式扩大传播,为鸿蒙培养足够多的预备人才。鸿蒙系统自2020年推出以来不断优化,经历了3次迭代更新,甚至更换过编程语言,赵小刚的编程课也为此要做相应调整,“备课的难度相当大,我每一年的课件都不一样”。
苹果IOS和安卓系统面世已有十多年了,用户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前人分享的答案,但对于面世不久的鸿蒙系统,网上没有源码可以参考,技术文档也很少,用户遇到问题搜不到答案,赵小刚就如同探路者一样,这些年不断收集用户遇到的各类问题,编写教程,给出解决办法。
无数个夜晚,赵小刚忘我工作,很少在12时之前睡觉,即便是在春节,他也时常接到合作方华为公司的电话,和他探讨技术问题。
鸿蒙编程课已在全国开花
记者从华为公司了解到,自鸿蒙系统推出,华为一直持续推动鸿蒙生态系统的构建,通过“鸿蒙生态学堂·创新实训营”,吸引头部APP的入驻。然而,应用APP的总量有数百万个,头部APP大约只有5000个,占比很小,因此吸引更多小体量的APP入驻成为更加关键的工作。这些年来,赵小刚所从事的就是为鸿蒙系统应用生态培训生力军,开发适配于鸿蒙系统的应用APP。
“在鸿蒙系统刚推出的时候,很多学生担心系统不稳定,学习的热情不高,后来随着鸿蒙生态系统越来越完善,上过此课的学生普遍反馈较好,慢慢带热了这门课。”赵小刚说。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大二学生肖超豪选修了赵小刚的鸿蒙编程课,他告诉记者,在鸿蒙操作系统上编程并没有想象中难。“鸿蒙是华为推出的国产操作系统,发展迅速,我认为未来会成为市场主流,会带来很多的机遇。”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为已经和全国超300所高校展开了合作,有140多个鸿蒙产学合作项目,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等共计21所“985”一流高校都已经开设了鸿蒙编程课,鸿蒙人才培养已经在大学扎根。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通讯员武柳青)
【编辑:丁翾】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