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账号嘲沈腾新片,冯小刚说垃圾观众多,烂片横行都是观众的错?

AI划重点 · 全文约2039字,阅读需6分钟

1.陆川账号发布评论,称开心麻花低质搞笑片雄霸中国电影市场,是文化的悲哀。

2.然而,陆川随后表示账号被盗,目前尚未回应与沈腾的关系。

3.冯小刚曾称垃圾观众多导致烂片横行,引发争议。

4.事实上,观众和创作者共同造成了这种环境,需要理性探讨优劣。

5.希望业内人士和观众能更客观地评价作品,推动行业进步。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日前,陆川账号发布了一条关于电影《抓娃娃》的评论,引发热议。

图片

文称,开心麻花的低质搞笑片雄霸中国电影市场,是文化的悲哀。

但随后,陆川称账号被盗,表示与沈腾是极好的朋友,并祝影片大卖。

图片

但随后,陆川的发文平台安全中心表示,陆川的登录、发文、删文手机设备均保持一致。

账号的问题,陆川方目前还没有回应,可以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图片

上一次在电影圈听到这样公开评价同行,还是王传君。

当时,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上映,几乎全娱乐圈都按头说好。

图片

图片

只有王传君说了一句我不喜欢。

情况与陆川有些相似,但不同的是,王传君没有说号被盗了。

王传君的评价在当时,被看做是哗众取宠,不自量力,没有少被嘲笑。

图片

但后来人们发现,王家卫确实也救不了摆渡人。

图片

陆川账号发文后,他本人也遭到了嘲讽。

大意就是自己拍片票房不行,就酸成绩好的作品。

图片

10年前同一天,他的《九层妖塔》与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同一天上映。

结果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完败。

账号的发文,即使是被盗,也有种新仇旧恨一起算的味道。

图片

抛开账号,现在的问题是,陆川或者其他电影人能不能评价《抓娃娃》?

开心麻花影片称霸算是文化的悲哀吗?真是观众垃圾催生了垃圾电影?还是上层影人已经脱离实际,被时代抛弃了?

开心麻花目前是内娱几大喜剧电影提供商,出道即巅峰《夏洛特烦恼》当年票房15亿,横扫全国。

先说个前提,开心麻花的影视作品,从质量角度来看,这些年,确实一直在走下坡路。

但开心麻花似乎一直在走下坡。

从《夏洛特烦恼》之后,打着沈腾的旗号,出产了一部又一部低分电影。

图片

图片

即使马丽,在没有沈腾的情况下,也挑不起大梁,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扑的一塌糊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即使被吹上天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豆瓣评分也才刚及格,加上开心和魏翔的号召力,票房24亿。

这个成绩与马丽中国票房最高女影人的身份并不相称。

图片

说到底,开心麻花的票房最终落点,还是在沈腾。

没有开心麻花,沈腾依旧是沈腾,而没有沈腾,开心麻花恐怕就要变天了。

所以,从10年前,开心麻花一炮而红之后,一直将重点放在沈腾上,对作品本身的深度、拍摄投入倒不是那么上心。

对开心麻花自己来说,他们的确是稳步后退。

那么陆川或者其他影人有没有资格评价开心麻花或者沈腾呢?显然是有的。

不仅陆川有,所有人都有。

陆川近些年来作品很少,评价不高,但早年也是先锋影人。

除了有被笑出花的《九层妖塔》他还有《可可西里》《寻枪》这样的作品。

图片

从技术层面来讲,他的可能无法get观众的G点,但他也不是外行评价内行。

但陆川账号的评价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嘲讽,到底是他错了还是观众错了?

类似的说法之前冯小刚也曾说过,只是他表达的更为直接。

以一己之力面对了所有观众。

图片

多年前冯小刚、陈可辛等影人在座谈时曾探讨过,中国电影质量没有提高的原因。

图片

两人都有一个类似的观点,就是之所以有那么多垃圾电影,是因为有那么多垃圾观众用钱投票。

观众一边骂市场上没有好电影,但被骂的电影票房却居高不下,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导演也会迎合,为了票房会去拍这些所谓的烂片。

图片

此话一出,冯小刚被骂成了筛子。

他本人则委屈的表示,不说实话,影人挨骂,说了实话,观众又接受不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冯小刚的话,其实就是陆川的潜台词。

当然,后来冯小刚变得柔软了,不骂观众,并开始主动讨好,但他的向下兼容效果还未看到。

但这个红利,《前任》系列已经吃到了。

图片

《前任》系列从一开始,就主攻下沉市场。

几部曲下来,三四线城市的票房销售占了大头。

没有宏大叙事,没有人生哲理,甚至不搞笑,内容紧紧盯着小镇青年最喜欢的恋爱结婚困境。

全剧甚至没有几个外景,内容也大都是在室内拍摄的,咖啡厅、饭桌、再到咖啡厅。

但每一次,都有人哽咽着走出放映厅。

图片

高级吗?不高级。

从拍摄方式到制作手段,毫无新意,甚至台词很多都是玩熟了的梗。

但对很多小镇青年或者不上网的人来说,这些梗是新鲜热辣,直击内心的。

图片

正如贾玲的《你好,李焕英》也曾被嘲只是一个加长的小品。

这个故事,有人说与韩剧《开心家族》相似,有人说与《曾经5:爸爸哎呀》雷同。

还有人说,这个小品已经在舞台上演了许多遍。

但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开心家族》不知道《曾经5:爸爸哎呀》没看过小品,这对他们来说,就是精品。

图片

同理还有陈思诚的悬疑系列。

从《唐探》宇宙开始后,到《消失的她》再到《默杀》说他监制的也好,他导演的也好,都没少被诟病。

有些说抄袭,有些说翻拍缺乏原创精神。

但与开心麻花、贾玲一样,他们填补了这一块的空白。

图片

这些影片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对观众来说,有比没有好。

因为下沉市场的扩大,和营销手段的多样,确实出现了越来越多只看中市场导向的作品。

不仅电影,包括电视剧,也越来越多倾向于直接使用文学网站的爆款网文打造作品。

但文学网站虽然有精品,但主流倾向是读者和作者都日趋低龄化,加上网站的日更要求,很多大热的作品都呈现出低龄化,低质化甚至同质化的现象。

导致作品价值观单一,过于悬浮除了甜宠职务别无内核。

图片

有些甚至三观不正。

图片

但这一切依旧挡不住改编者前仆后继。

因为理论上有书粉的爆文,比原创更保险。

综上,陆川账号的批评有一定道理,但不一定那么公正。

《抓娃娃》从娱乐性上来说,指标拉满,满足了好看的要求,可站在行业的角度来说,如果每一部作品都是《抓娃娃》,确实不是好事。

图片

厨师不好好做菜,顾客也只有将就。

饭菜不好吃,顾客依旧乐呵呵给钱买单,那厨师自然也就懒得进步。

这种环境是创作者与观众共同造成的,如果说悲哀,不仅仅是观众的,也是创作者的。

图片

希望以后,业内人士在探讨作品的时候,能理性探讨优劣而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能自己用作品说话而不是讨伐观众不识货,能尽可能的帮助新晋影人打开局面而不是故步自封。

也希望观众,不要听见不同意见就是一个“酸”字,因为粉丝有偶像就能满足,但行业进步需要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