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再对中企出手,要求移除一些电信领域的中企的设备,而这一举动明显违背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上月访华期间的表态,自相矛盾背后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日前公开发文,就德国宣布移除5G网络里中企设备的做法,提出严正声明,强调此举是个别国家,出于维护自身科技霸权,无底线打压竞争对手的行径,所谓网络安全风险,只不过是个借口,事实上,迄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拿出中方企业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确凿证据。
在发言人表态前,德联邦内政部发布消息,称这些中企生产的设备有所谓的“潜在安全风险”,因此要移除这些设备。
德国政府这一做法,近几年其实已经屡见不鲜,不少欧美国家纷纷拿“安全风险”做借口,阻止中企进入当地市场。德国甚至不是“初犯”,本月初还在拿这一借口,阻挠在燃气轮机领域的中德两国企业合作。驻德国使馆发言人也表示,德方和欧方不能一方面要求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以莫须有的,所谓潜在安全风险,对他国企业搞歧视性做法。中国欢迎欧洲通讯设备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但这种欢迎必须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德国政府这一系列行动,也完全和它对华表态相违背。上个月中旬,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来华访问,明确表示中德两国应该在政治、贸易和气候行动中解决具体问题,考虑欧洲整体。然而这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德国接连对中企出手,完全丧失了德国政府的诚信度。
并且,这种做法不能阻止德国在竞争中落后中方,倒不如说固步自封、靠贸易壁垒阻止中国商品的行为,反倒让德国丧失掉了竞争力。距此事发生不到24小时,新华社便报道了一个好消息,中国科学家搭建了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实现了6G主要场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提升。这则消息意味着中国在6G关键技术,迎来新突破,再度走在了世界其他国家前面。
德国放弃使用中企在5G领域制造的设备,其底气来源于欧洲电信企业有替代的能力,就算逼走了中企,也不至于没有设备可以用。但如今中国又在6G领域取得了国际性的突破,走在了西方同行的前面。据央视网此前报道,中国的6G技术预计在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德国就算能在5G领域不用中企的设备,6年之后6G实现商用,届时它又该怎么办呢?归根结底,竞争促进进步,封闭带来落后,德国越是这样靠行政手段制裁、打压中企,就越是会让本国企业固步自封。
这一逻辑欧洲未尝不明白,匈牙利在反对欧盟对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施加关税的时候,就明确提到了这一点。而德国仍然这样做了,恐怕不是出于现实经济利益,而是出于对政治影响的考量,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对华强硬态度。这或许是德政客为了讨好国内的极右翼势力,又或许是为了讨美国的“欢心”,以拉近德美关系。但中方的工业实力摆在这里,2023年中国工业产值占全球35%,超过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德国未来还能这样一直封闭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