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银行理财规模有望突破30万亿元

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监管叫停“手工补息”叠加“资产荒”等多重背景影响下,部分存款正在加速流向理财市场。在7月跨季后的第一周,理财规模迎来反弹。据机构统计,6月末理财规模28.74万亿,7月首周环比增9242亿元至29.66万亿元,再次向30万亿关口迈进。业内人士认为,若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叠加银行理财公司冲量,下半年理财整体规模有望超越30万亿元。
7月首周理财规模环比增9242亿元
继今年4月份理财规模大幅超2万亿元后,在跨季后的7月第1周,在央行公开市场持续收缩资金的情况下,理财规模迎来反弹。据华西固收统计,理财规模环比增9242亿元至29.66万亿元。
西安某国有行理财经理对华商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卖得挺好,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差不多都在3%以上,接近同期限定存利率2倍。虽然理财产品收益是浮动的,不保本保息,但在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让有些储户转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存款搬家”效应下,部分资金流向了收益相对较高的银行理财市场,助推银行理财规模增长。多位专家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正成为部分储户的替代性选项。
业内人士表示,低利率时代下,居民投资需重视资产配置。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原先高息储蓄、大额存单等居民熟悉且无风险的投资方式可能越来越少,且收益在不断走低,但居民渴望财富增长的需求不会减少,通常会将个人25%—35%的资金分配用于保本稳健属性的投资中,一些锁定长期收益的存单、年金险产品在当前受到追捧,除此之外,投资风格稳健,投资收益稳当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在重获居民信任,迎来规模增长。
商业银行持续主动降费揽客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以来银行理财规模不断攀升,也与商业银行的主动降低产品费率,吸引投资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据理财公司官网公告显示,6月以来至今,10余家理财公司相继发布公告,调降旗下部分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销售手续费以及托管费等费用,部分产品费率甚至调降为零。从调整的产品来看,本轮费率优惠主要以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为主。
业内人士认为,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债市表现较好的背景下,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所表现出的较好业绩,仍支撑着投资者持续的关注和资金投入。
另外根据统计,6月末,包括宁银理财、中邮理财、民生理财、交银理财等多家机构均发布了理财产品提前到期的公告,涉及理财产品超过20款,其中基本都是固收类理财产品。
机构人士表示,部分原因是产品发行时设定的较高收益标准,在预期利率不断下行阶段无法兑现而提前退场,在现行阶段已逐步常态化,不过提前“退场”的产品占比仍处于合理区间,对理财规模影响不大。
下半年理财规模或超30万亿但更有新意
6月末,虽然受到“季末回表”压力影响,银行理财规模有所回落。但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将延续增长态势,对于下半年理财规模将重新站上30万亿元,甚至冲击31万亿元的关口很有信心。
有专家表示,从历史数据看,理财子公司有下半年冲量发力的惯例,大量资金涌入银行理财,债券市场仍将保持强势。但是,随着利差的收窄以及票息越来越薄,资金利率中枢进一步下探,固收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将延续下滑,新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也将持续下滑。
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相比2018年资管新规之前的30万亿元,当前理财规模的市场化、规范化程度更高,理财市场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数是银行理财公司作为专业机构研发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这与2018年之前明显不同。未来银行理财仍然是我国重要的资产管理产品,市场空间大概率会进一步扩大。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