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娱乐电影要不要上纲上线

抓娃娃

Successor

导演: 闫非 / 彭大魔

编剧: 彭大魔 / 闫非 / 林炳宝

主演: 沈腾 / 马丽 / 史彭元 / 萨日娜 / 肖帛辰 / 张子栋 / 李嘉琦 / 魏翔 / 贾冰 / 于洋 / 李宗恒 / 赵凤霞 / 马文波 / 孙贵权 / 杨文哲 / 骆佳 / 陈冰 / 屈爽 / 刘鉴 / 丁柳元 / 王成思 / 张一鸣 / 陶亮 / 芮丹尼 / 于健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133分钟

图片
这个主题讲真挺招人反感的,特别是把一个控制狂的惊悚故事(惊悚程度近似于《朝云暮雨》),拍成一部喜剧。中国式的“都是为你好”,态度肯定是批判,但又要温情和搞笑,肯定会触到一部分观众的逆鳞。不过“开心麻花”总是会引起一些价值观争议,也算标配待遇了。

抓娃娃》其实是带有中国式教育特色的“楚门的世界”,也可以与最近的喜剧综艺《喜人奇妙夜》中,吕严的作品《小品的世界》相对照,都是发现生活是一场被惊心设计的表演,而试图打破舞台次元壁,回归真实的故事。

图片

电影原名《继承人计划》,但明显为避讳改成了现在名字,《抓娃娃》其实更贴切,“抓娃娃”是一种刻意操纵的行为,娃娃是战利品,更符合电影实质。

父亲马成钢这个角色挺让人害怕的,他的培养计划某种程度上讲其实也是毁灭计划,电影当然是夸张表达了。用传统好莱坞的拍法,他应该是个反派,而最后儿子应该为了爱情冲破囹圄奔向自由。

但开心麻花更收敛,它毕竟要以喜剧打底,也更富温情。这种温情很容易会被认为是对这种操纵欲的认可与妥协,进而招来恶评。尽管我认为电影其实也是对这种操控持批判姿态,但批判不彻底,等于彻底不批判,当下互联网的语境没有模棱两可两头讨好的空间。

图片

抛开价值观,说执行层面,台前是沈腾+马丽,台后是闫飞+彭大魔,这已经是“开心麻花”电影里最顶级的配置,完成度也非常高。

喜剧层面,所有笑点都围绕主线故事自然发生,而且做得很自然,完全没有硬挠胳肢窝的尴尬。沈腾和马丽也的确扛得住万众期待,能够在各种情绪中自在穿越,夸张的喜剧,大开大合的煽情,甚至最后接近严肃正剧的上层次表演,一再证明他们的确是当下国内喜剧电影的顶配。当然配角闪亮也一直是“开心麻花”电影的特色,电影里的配角们也贡献了很多精彩段落。

图片

电影还是有点“皇帝金锄头”的意思,开心麻花写有钱人真是充满了各种异想天开。真有钱人要培养孩子从来都不执着于什么高考,他们甚至不需要依靠教育,只有普通人才需要借助教育实现阶层突破。想培养继承人能力,也不用这么迂腐地让孩子闷头读书,考试升学本质是社会分流筛选器,马成钢本人的经历也说明得很清楚了。

就算是当老子的自己有大学情结,那也不必搞得这么笨重,世界级名校有无数渠道为他们留好位置,堂堂正正踏踏实实,还是那句话,电影是用普通人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来写有钱人的行动,中产阶级的奋斗观,看上去热闹,其实离谱又离题,脚不沾地。

图片

好在电影本身就架空,摆明是做戏,小品一样的舞台,悬浮感对电影破坏有限。一部分观众更在意电影价值观,另一部分观众只要乐呵,其它都无所谓。电影在行动逻辑上基本做到了自洽和完整,而这对于一部喜剧电影而言,足够了。

今年贺岁档以后,整个影市一直比较冷清,缺少有足够号召力的电影。沈腾马丽算是少有的能够吸引更多普通观众买票的组合,《抓娃娃》也无疑扮演着暑期救世者的角色,看到影院周末又热闹起来,还是挺好的。

图片

至于价值观问题,其实也不并是价值观问题,大家只是更喜欢极端而极致的表达罢了。电影别指望豆瓣有好分数了,受众严重冲突,毕竟是诞生了“父母皆祸害”小组的豆瓣。大家各自表达,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