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个网红地标,曾藏着不少“国宝级”宝贝!寻宝过程一波又三折…

"


墙黛瓦、庭院深深,如今,德寿宫是杭州最“网红”的博物馆之一。这座“含宋量”十足的宫殿,面积虽不大,但处处是景,处处是宝贝。

"




榷场寻宝明修暗度

朝堂施惠长线钓鱼

秦桧仗着一手遮天的权势,威迫利诱,撸刮了大批古物字画。有句讲春秋故事的成语叫“假途伐虢”,这虢国有一件传下来的“虢姜鼎”,若能放到今天,肯定是国宝级的文物,就被秦桧弄进了“一德阁”。

图片
摄影/停香

还有,秦桧后来向赵构自称是“师臣”,这梗是怎么来的?西周初年,周公旦铸有一宝鼎,称作“师旦鼎”,这是比“楚公钟”还要早200年左右的一件古物,而且还是原器。秦桧自诩是辅佐周成王的周公旦,做六十五岁生日时,有人拍马屁给他画了一张全身像,边上“陪着”从古到今七名以贤德著称的名相,第一个就是周公旦。秦桧千方百计将“师旦鼎”弄到手后,高兴得要命,于是每每在奏疏中恬不知耻地自封“师臣”。

不过,秦桧心思过多,整人过狠,搞收藏多有精力不济的时候。于是他儿子秦熺帮衬上来了。这小子接盘“一德阁”收藏后,更会使坏,根本不讲底线。

还是在绍兴十五年(1145),七月间,毕良史怀着一项“特殊”使命,喜滋滋地离开临安城,前往宋金边境重镇盱眙军(今江苏盱眙)履任了。

毕良史何许人也?他曾是东京留守孟庾的幕僚,绍兴十年(1140)趁着宋金关系一度缓和的契机,随长官一起到的东京。没想到金兵忽然杀到,孟庾举手投降,他也跟着当了俘虏。两年后宋金达成和议,孟庾老着脸回了宋朝,赵构没跟他太计较,只将其废为庶民,从此绝迹官场。而毕良史却好像啥事没发生,居然回京城来“跑官”了。他有一本事,就是书画鉴定,号称“毕古董”。所以他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他在东京相国寺书画“集市”上淘到的古字名画,来投秦熺。之后的事你晓得的,毕良史从秦丞相跑到赵皇帝,一路“绿灯”,大号的乌纱帽戴得妥妥的。

秦熺要为“一德阁”收藏添砖加瓦,便想到了毕良史,此人熟悉金人占领区的书画行情,让他去淘宝驾轻就熟。当时在淮东盱眙军宋金双方界河附近,两国开设“榷场”,在此通商贸易,各取所需。于是秦熺跟他老爸一合计,叫毕良史去盱眙军主管“榷场”。

图片
摄影/望湖樓醉書生

就这么着,毕良史走马上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秦家收罗了不少古字画。“一德阁”收藏的金石名帖,后来编成一册子,孝宗光宗时候,落到了金石学家王厚之手里,他发现其中有十五件上好青笺纸题签的钟鼎文,都是毕良史一手弄来的。
秦桧当政,谁不顺他他就针对谁。绍兴初年他和老同事翟汝文搭档主持朝政,某天两人政事上有矛盾,秦桧张口就骂:“狂生!”翟汝文也不惯着他,回敬道:“浊气!”于是,翟汝文罢官。到后来,朝廷百官就像是他的跟班,唯秦相马首是瞻。但也有个别“出头椽子”跟他唱反调的,朱敦儒就是一个,时不时在朝中倡言抗金,让秦桧很不爽,认为他跟主战派李光绝对是一伙的。

图片

绍兴十九年(1149),某天秦桧回家狠狠吐了口恶气,说已叫人把朱敦儒弹劾了,官家撸掉了他的乌纱帽。哪晓得秦熺一听,连忙摇头反对,说这朱敦儒是有价值的人,把他一脚踢出朝廷,可惜啦!

老朱还有价值?秦熺说,此人可是填词名家,您得让他为您打造的“太平盛世”歌颂歌颂。另外么,听说朱家藏着一宝贝,是东周金石拓本《虢姜敦》,跟咱家的《虢姜鼎》可不是一对嘛,这要能弄来,堪称“一德阁”一段“佳话”。

图片
摄影/楼航

秦桧脑子开窍了,让秦熺跟朱敦儒套近乎。秦熺贼精明,他发现老朱有个弱点,就是舐犊情深,于是谋划了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计策。先对老朱儿子小朱下手,给弄个枢密院草拟皇帝命令的责任编辑头衔,算是中央直属机构的官员了。然后通过小朱,秦熺热络上了老朱,当面拍胸脯说,一定让老朱回朝复职。不久,一纸委任状飞来,老朱被任命礼部郎官鸿胪少卿,每天朝会的仪式礼节由他主管了。秦桧每次上朝与朱敦儒碰面,也端出一副热脸,还时不时跟他说些热心话。

朱家父子转眼间都有了俸禄,老朱对秦熺的“情义”感激涕零。他哪晓得人家笼络你,是另有所图。

后来的结果顺理成章,老朱的《虢姜敦》被秦熺钓进了“一德阁”。

图片
摄影/Alakir

秦桧死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之后,其家人搬回了建康老家,整个秦府被朝廷收回。所以第二年临安知府荣薿登门时,“一德阁”早已空空如也,秦桧在世时候对金石字画的癖好一点痕迹没留。只有宴饮大厅的后厨院子里,还搁着几十口大水缸(德寿宫现代考古中也发掘出水缸)——这透露了秦桧的另一种嗜好,喜欢吃鲻鱼。

七年以后,秦府被赵构扩建改造成他自己的养老居所德寿宫。

图片
摄影/肖奕叁

至于“一德阁”那么多的收藏品最后去了哪里,落在谁的手里,这其中的故事得在下回一一说来。可以先“剧透”的是,收罗“一德阁”星散文物,岳飞的孙子还曾是主角呢。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在杭州这座南宋古都

不少风云故事发生其间

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咀嚼之处


你在杭州最爱逛哪个历史景点

欢迎在评论区

分享你的故事


图片




《夜读》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


来源/邮箱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