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时尚|热爱时尚?不妨先从可持续时尚课程学起吧!

图片
图片



时尚不仅仅关于穿搭与服饰,时尚更像是一个镜头,透过其中,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社会和环境问题以及世界运作方式。作为具有全球达到上百亿美元市场价值的时尚产业,在应对气候危机以及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也同样具有不可小觑的变革影响力。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包括消费者在内的,行业全产业链从业者的努力与坚持,然而,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触及到更广阔的人群,教育的作用变得十分重要。


图片



美国 Design Academy of Fashion 讲师 Liandra van Staden说道:“在气候危机的背景下,时装专业的学生很难理解他们在社会生产中担任的角色。如果世界上已经存在如此多过度生产的时尚产品,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制造更多?”


Liandra van Staden 提出的问题更多地揭示了当代时装设计师应该以何种社会责任观念,甚至环保原则和人文主义道德观进行设计创作。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当代发展目标对时尚设计师的身份和技能提出了新要求与挑战。作为负责任的社会生产者、创造者和消费者,都应该对此问题加以新思考。而在这时,教育院校以及教育者便发挥着重要作用。van Staden补充说道:“作为时尚教育者,我们工作的一个基本部分是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意识,并定义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为设计实践带来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


图片



快时尚已经成为无休止的经济增长和过度消费的代名词,但对可持续的时尚教育来说,重新定位一套不同的价值观也至关重要。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ual (伦敦艺术大学)可持续时尚中心(CSF)的基本支柱之一。ual 推出的可持续时尚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想法,挑战现有的时尚叙事,并将气候,社会和种族正义原则付诸行动。它涉及到专业实践的发展和世界上的自我意识。学习者可以通过CSF的教育框架中设定的路径来实现这一点,该框架提供了一系列“Mindset”作为考虑时尚背景和议程的方法。


图片



此外,ual 可持续时尚课程通过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文化和实践、教学法和学习环境、课程内容和评估标准,采取系统的方法来改变时尚教育体系。例如,CSF 设有不同的学习项目:在Climate, Social and Racial Justice in the Curriculum”中,学生与教师进行合作,深入学习气候,社会和种族正义的共同价值观;“Fashion SEEDS”项目则从设计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时装设计教育体系的转变,旨在开发一个整体框架,将可持续性融入高等教育时装设计中;而“Fashion Value”从时尚商业价值入手,与开云集团和 IBM 等时尚集团和咨询科技公司合作,赋予可持续时尚设计商业价值,从而实现可持续时尚行业良性发展。


图片



除时尚院校外,全球时尚集团与高校开展课程合作也越来越常见。成功商业品牌与高校的“跨界”合作,能够将一线经验带入课堂,无疑十分重要。在中国,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就与奢侈品品牌LVMH/DIOR合作,开设了可持续时尚设计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调研奢侈品牌行业背景,梳理时尚行业的可持续设计机会点,并研究高端奢侈品包装和快闪活动产业的工作流程。学生们从材料、服务设计、环境设计、生态设计等不同方向出发,对现有奢侈品的产品设计系统及服务模式进行可持续设计相关的思考和升级。课程成果包括基于“销毁品升级再造”研究方向的作品,其成果获得了合作方的高度认可。


图片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LVMH/DIOR合作可持续课程成果展



此外,全球高端精品集团开云集团与清华大学及法国时装学院(Institut Français de la Mode, IFM)合作,推出了名为《时尚可持续——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与中国本土实践》的慕课(MOOC)。这门课程免费向全球高校在校生及可持续时尚爱好者开放。课程内容涵盖了可持续时尚的多元维度,如时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循环经济、产品生命周期、时尚可追溯性、可持续面料以及技术迭代等。




只有时尚教育首先体现可持续性,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时尚产业。高等教育机构并不是塑造全球时尚产业的被动参与者,与行业本身一样,时尚界的高等教育必须对其在气候变化、侵犯人权和时尚行业的破坏性状态中所扮演的角色负责。


最后,对于最广泛的公众而言,作为时尚行业的消费者,学习可持续时尚课程能够了解关于环保材料的使用,减少化学品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和排放,以及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性。这些知识有助于减少时尚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更加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此外,还能够实现消费理念的转变。消费者的意识逐渐转向可持续性,开始选择支持环保品牌和购买更持久、高质量的服装。通过学习可持续时尚课程,消费者可以更加了解产品的环保属性,做出更加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消费选择,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图片




 ReGreen 




撰文&编辑:Katherine

设计:杨木木

图片来源:品牌官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