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计划于2026年开始在德国分阶段部署远程火力,包括“标准-6”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
2.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美方此举意在破坏俄罗斯安全,俄将对此进行军事回应并已开始准备反制措施。
3.由于德国离俄罗斯本土仅1000公里,加里宁格勒距离更近,仅为300公里,俄罗斯担忧其战略地位受到威胁。
4.此外,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俄罗斯将生产针对性打击系统,应对美国在德国部署远程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的举措。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美国在菲律宾进行一番试探后,最后在德国拿出了大动作。据观察者网报道,在美国举行的北约峰会期间,美德两国联合外宣布,美国将于2026年开始,分阶段在德国部署远程火力。这些武器将包括“标准-6”导弹、“战斧”巡航导弹以及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武器,其射程将远超欧洲目前部署的任何陆基火力系统。
对此,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美方此举意在破坏俄罗斯安全,俄将对此进行军事回应,并已经开始提前准备反制措施。那么,这会是美俄角力的进一步升级吗?我们聊三个话题。
第一个,俄乌冲突之前面临的事,又来了。
俄乌冲突至今已经进入第三年,冲突为什么会爆发?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北约希望将防线建立到俄罗斯门前,也就是在乌克兰境内修建军事基地,将先进的导弹部署在这里。对此,俄总统普京曾明确表示,如果北约导弹部署到乌克兰,其发射后仅用14分钟就可以到达莫斯科,俄方连有效的防御时间都没有,严重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所以这对俄罗斯来说是“红线”。
但是,北约并没有将俄方的话听进去,仍继续推动“东扩”,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只能做出强硬回应,发起了“特别军事行动”。
从目前态势来看,俄罗斯是想将已经并入俄领土的乌东、乌南四州,当成自己与北约之间的“战略缓冲带”,为自己赢得更多的防御时间。虽然俄罗斯与北约之间还隔着乌克兰,但谁也说不清楚,乌克兰会在什么时候加入北约,如果那样的话,俄罗斯就被动了。
如今,俄乌冲突还没有打出一个结果,美国又将这件事给“捡”起来了,要在德国部署远程导弹。对此,俄罗斯当然不能答应,因为这对自己来说,同样是巨大的威胁,德国虽然离俄本土有1000公里,但离俄飞地加里宁格勒,仅仅只有300公里。
而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砸入欧洲心脏的“钉子”,对俄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俄方当然不能让它长期暴露在北约导弹的打击范围下。
第二个,《中导条约》失效带来的麻烦。
美俄当年之所以要签署《中导条约》,禁止双方生产和部署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中程导弹,就是不希望在欧洲出现“未知情况”,因为俄罗斯虽然与美国相邻,但其远东地区和美国的阿拉斯加,都不算两国政治和经济重地,因此用导弹相互攻击的可能性比较小。
关键的问题在欧洲,如果以射程5500公里来算,部署这样的导弹,欧洲可以打击俄本土,俄罗斯同样也可以有效打击欧洲各国的首都。
如果从俄飞地加里宁格勒发射导弹,则射程仅需2500公里,就可以打遍欧洲了。北约一权衡,自己打俄罗斯本土并不容易,只打加里宁格勒价值又不够大,但俄罗斯确却可以用中程导弹“通杀”欧洲,这样太危险了,因此美国出面与俄罗斯签署了《中导条约》。
但是,特朗普上台后,不想带其他北约国家“玩”了,你们的安全你们自己管,直接退出了《中导条约》。拜登则跟特朗普完全不同,特朗普喜欢“单干”,拜登则喜欢把盟友拉在自己周边。
于是,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为了欧洲安全,为了更进一步威胁俄罗斯,美国更进一步,要在德国部署远程导弹,甚至高超音速武器,俄罗斯当然会军事回应,毕竟做到“可对等毁灭”,才是相对安全的。
第三个,俄罗斯会如何反制?
实际上,在此前举行的上合峰会上,俄总统普京已经有过类似表示,称美国以演习为借口,将中程导弹部署菲律宾后,还想效仿此举,又将中程导弹部署丹麦和德国,俄罗斯对此不会容忍。普京强调,俄罗斯会着手生产针对性打击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部署地点。里亚布科夫称俄方正在准备反制措施,或许就是“生产打击系统”。
当然,普京当时针对的还只是美国中程导弹,如今美方甚至要将远程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部署到德国,俄方的应对举措当然也会升级。以此来看,美国在德国部署远程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只会让欧洲的北约国家更危险,因为俄罗斯有巨大的战略纵深,但欧洲根本无处可躲,一旦“有事”时,恐怕只能被动挨打。也就是,欧洲国家目前仍在被美国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