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学者警告:北约染指亚太事务将加剧“安全困境”,令亚太地区更不安不稳

AI划重点 · 全文约1296字,阅读需4分钟

1.美国战略学者警告称,北约染指亚太事务将加剧亚太地区的不安全困境,令该地区更不安不稳。

2.战略学者指出,北约并不是促进跨地区合作以对抗中国的正确论坛,反而可能疏远亚洲国家。

3.然而,北约试图缓解这些担忧,保证不会进入南海等敏感区域,也不会接纳亚洲成员国。

4.作者分析认为,北约在印太安全中扮演更活跃的角色,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加剧不安全和不稳定。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北约试图“东进亚太”,已引发美国战略学界的某种不安。有美国学者提出批评,指北约染指亚太事务只会加剧亚太地区的“安全困境”,让亚太地区更加不安不稳。
中评社报道,北约华盛顿峰会举行之际,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欧亚项目访问学者德若因(Mathieu Droin)、史汀生中心高级研究员格里科(Kelly Grieco)、尼赫鲁大学副教授雅各布(Happymon Jacob)联名在《外交事务》网站撰文:“北约为何要远离亚洲?联盟将使该地区更不安全,而不是更安全”。
这些战略学者指出,形如“圆孔中的方钉”,北约并不是促进跨地区合作以对抗中国的正确论坛。将北约拉入亚洲加剧了中方关于美国领导的全球集团对抗的说法,并有可能疏远亚洲国家,而最终无助于加强地区安全或威慑。
作者指出,现有参加北约峰会的IP4之中,除了日本比较积极,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都相对谨慎。更大问题在于,北约参与亚洲与更广泛的本地区政治动态并不同步。尤其是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担心,北约会破坏这些国家努力维持的与华盛顿和北京关系的微妙平衡。大多数亚洲国家并不把中国视为生存威胁,也不愿在美中竞争中选边站队。 
亚太地区的政策制定者担心,北约进军亚洲将成为华盛顿努力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地区安全集团以对抗中国的又一步。欧洲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和西方对该地区的干预,以及对北约军事手段的不安,助长了这些担忧。
新加坡战略学家马凯硕警告,北约向印太地区转移的“最大危险”是,该联盟“可能最终向东亚输出其灾难性的军国主义文化”。
北约试图缓解这些担忧,一再保证不会进入南海等敏感区域,也不会接纳亚洲成员国。但许多亚洲国家并不相信北约的意图,尤其是北约在日本设立联络处,北约前盟军最高指挥官斯塔夫里迪斯(James Stavridis)公然提出北约应包括亚洲民主国家,这更加深了亚太国家的忧虑。
主张北约“往东看”的人试图让北约成员国各自针对中国发挥“威慑作用”。然而上述战略学者指出,尚不清楚这种威慑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而且北约在印太安全中扮演更活跃的角色,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北约与亚洲日益密切的接触非但不会加强地区安全,反而可能加剧不安全和不稳定。 
作者分析,首先,北约往东倾斜强化了北京关于华盛顿将北约作为“方便的工具”,纠集亚欧盟友组成包围和遏制中国的“亚太北约”的说法。亚太国家担心,如果中国被逼到墙角,可能奋起猛烈回击。亚太地区的“安全困境”会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北约是否有政治意愿或军事能力对亚太地区进行威慑,令人怀疑。许多欧洲盟国不愿意支持北约在遥远地区遏制中国的任务,要么是因为它们正忙于对付俄罗斯,要么是因为它们与中国有广泛的经济联系。总之,亚洲并不是欧洲国家的生存利益所在。
作者指出,北约加强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与IP4建立“量身定制”的伙伴关系,而不是“牢不可破”的安全承诺。这更多的是廉价的空谈,而不是可信的意图。亚洲国家非常清楚,在没有任何安全承诺的情况下,在政治上与北约结盟,可能会增加成为目标的风险。
作者认为,即便台海有事,北约并没有义务进行干预。作为一个基于共识的组织,北约很可能会保持观望。即使北约成员国想干预亚洲事务,他们也几乎没有多余的能力在数千英里之外开展行动。北约根本不具备应对亚洲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总结道,将北约拉入亚洲的主张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它助长了对北约意图的担忧,激怒了北京,却没有给亚洲伙伴提供进一步威慑的手段。旨在对抗中国的折中措施最终可能引发北约正寻求化解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