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用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存在故障率增高、安全系数下降等问题,影响群众安全出行。在大规模设备改造更新的背景下,我区积极探索住宅老旧电梯更新资金筹措渠道、化解更新后期维护难题,通过全面评估、分类更新的方式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持续优化住宅小区电梯安全性能。
近日,作为临平高层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试点之一,临平街道中都广场小区的8台更新电梯现场交付,我区推出的住宅电梯“以旧换新+全托管服务”也全新亮相。
老旧电梯换新
既打“感情牌”又打“持久战”
最近一个多月,中都广场高层住宅的居民笑容满面,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一直围绕着小区电梯换新。中都广场小区建于2003年,是一幢21层的商住一体式建筑,共设4个单元,每个单元楼配备2台电梯。随着楼龄不断上升,楼内电梯时常发生故障,居民怨声载道,“电梯又坏了”几乎成了居民的口头禅。“以前电梯总是频繁‘罢工’,时而会有抖动、夹人等状况发生。”居民沈阿姨是老住户,几乎所有的电梯“毛病”都碰上过,“物业维修过很多次,没什么用”。
那么,为何电梯迟迟不换?记者从小区业委会了解到,这些电梯早已过了质保期。高层小区的电梯相关设备和配件多达数百个,老化后维护和更新成本高昂。“我们想过动用小区维修金,但需要整幢房子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且工程量大,实施起来难度不小。”业委会主任沈连仁告诉记者,为了这事,居民和物业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
针对居民诉求,在区住建局和区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临平街道桂芳桥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三方协同”共治模式助推民主议事协商,遵循“业主主体、政府支持、依法依规、积极推进”的原则,采用“以旧换新+全托管服务”模式,有效破解社区基层治理中电梯安全出行的痛点、难点问题,切实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在多方共同保障下,仅历时20天,8台电梯就顺利完成更新。
“中都广场电梯的成功换新,给其他老商品房的自治共治提供了参考样本和实践经验。尤其在遇到急难愁盼问题时,除了需要党建引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外,更需要认真听取多方意见,广泛吸纳居民建议,让居民主动参与协商。”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低碳节能全托管
既有“黑科技”又有“强保障”
面对“高龄”电梯,是修还是换?资金从哪里来?近日,在杭州市首批商品房老旧电梯“以旧换新+全托管服务”交付仪式上,临平给出了新解法,即小区委托电梯企业对老旧电梯部分回收并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同时在更新后的电梯周期中,提供包含电梯使用管理、维护保养、自行检测等在内的全包式服务。
“以中都广场为例,小区每台电梯更新改造费用为15万元,其中7.5万元由企业让利,这样业主只需承担一半的费用。”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的10年,全托管服务模式将电梯安全责任主体从业主转移至电梯公司,解决了安全责任链条过长和售后运营维护等难题。通过专业化运营来保障电梯安全运行,让政府从原来的“大包大揽”中解脱出来,既减少了社区一次性筹资压力,也为企业开拓“超期服役问题电梯”这一庞大市场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更新后的电梯保留了老旧电梯性能良好的机械部件(如电梯导轨、对重等),施工效率大幅提高;采用节能型控制柜等新标准部件,增加超级电容节能装置,使得电梯综合能耗降低31%。“我们采用终端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24小时全天候监控、15分钟内及时响应,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杭州西奥电梯现代化更新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中都广场小区电梯改造后
一部“小”电梯,承载着民生“大”幸福。今年,我区共有10台住宅老旧电梯作为改造更新试点,除中都广场小区外,南苑街道好望公寓2台老旧电梯已完成项目方案设计,即将进场施工。
接下来,我区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不断加大对老旧住宅电梯加装更新工作的投入力度,出台实施方案,通过组织协调、民主协商、政策支持等举措,注重以单元、幢为单位推动更新改造,充分听取民意、优化细节,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来源丨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