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江南故事”

编者按:
有人从这里读到“奋斗”,有人从这里看到“温情”,有人在这里看到“奔头”......近日,一场主题为“凝心聚力‘百千万’ 激活动能促发展”的“江南中故事汇”宣讲比赛在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道举行。
每一个内容不同的故事,却有着同一个主题:江南中街道以党建引领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正见证着广州“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一个个“江南故事”,细说着社区“跬步千里”的巨变以及居民感受日深的“幸福满格”。
织密党建网络,打造支撑体系
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不能跟上时代脚步,社区不同治理主体权责不明,老旧小区顽疾“积小成大”......这些老城市遇到的老问题,都在江南中街出现过。
街道各个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成为最大的课题。
为此,江南中街道提出了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楼宇党支部( 网格党支部)”三级党组织服务体系,以破解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同时,街道党工委委员必须定期列席居民议事会制度,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解民忧。
在三级党组织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街道建立楼宇 “善治先锋” 自治组织。解决社区 “三无” (无物业、无业委会、无维修基金)楼宇小区的治理难题。
“95后”的杏园社区党委副书记何璐君说,“善治先锋”是最打动她的“江南故事”。为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社区老党员傅明乾成为加装电梯的发起人,历时 4 年半奔波劳碌,“白天四处奔走联系不同职能单位, 晚上抓紧时间做邻居的思想工作”,终于建成广州市第一座私人组织加装电梯。傅明乾的努力,还为广州旧楼加装电梯建立了良好示范。“如今,86岁的傅明乾仍心系社区,为社区改造出谋划策、提出宝贵建议”。
据介绍,目前江南中街道共举办居民议事会 370 场次,收集居民意见建议661 条,解决居民问题 580 个。
“微光”聚人心,“善治”探新路
解决社区难题,实施特色服务项目,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也写下了特别的“江南故事”。
据介绍,江南中街开展党建微创投项目,解决居民 “微难题”。专设“党建引领、善治微光”微创投项目,通过党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资助兜底解决一批社区“微难题”。专项经费要求必须用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小项目、微实事,特别是关注度高、受惠面广的民生问题。
图片
“85后”梁焕岷的“江南故事”正是与此相关,他主写的人物是紫龙大街 16 号的楼长苏帼兰。 “我们一般都会亲切地叫苏帼兰 ‘兰姐’”,日前,大楼消防设施老旧和外墙脱落困扰着居民。“‘兰姐’提议,自治小组可通过居委会向江南中街申请参加 ‘党建引领,善治微光’专项计划”。让梁焕岷开心的是,大楼最终成功申请到街道资金补助。 在街道、社区党委、社工和居民多方联动努力下,楼栋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图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启动以来,共收到39个申报项目,项目起到了“聚微光成星海”的作用,共带动 1600余名小区居民参与协商议事和共治行动,培育“善治先锋”160余名,激发居民自筹 33.25万元,推动解决了楼道消防设施更新、下水道维修等一批“老大难” 问题。
志愿“薪火”接力传递,“小手大手”相携同行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善治先锋”以外, 江南中街还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江南中街“益江南”党群志愿服务队。这个以粤语“益街坊”为灵感得名的服务队,规范了志愿服务队的管理,实现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充实街道各项工作的人员力量,推动工作的有效落实。
江南中街有着良好的志愿服务传统,全国道德模范、志愿者赵广军就在此工作。“用心灵照亮心灵,用生命拯救生命”,社区专职蓝沁蓉用这句话作为自己“江南故事”的题目。
蓝沁蓉说,“在与赵广军的接触中,我明白了为什么有 3 千多名志愿者都愿意加入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与他一起扶贫济困、扶弱助残,以新时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爱的种子撒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蓝沁蓉表示,向有需要的市民伸出援手,是江南中街的优秀传统,也将“益”及这个社会。“走万里路,进万家门,解万人忧。”
“00后”的杨紫瑶同样对党群志愿服务队感受最深。杨紫瑶目前就读于江南中街辖内的南武中学岭南画派纪念校区,她多次跟随父亲杨敬,走进广东河源老家的农村,带着物资,探望困难家庭。
杨紫瑶提到,志愿服务队的父亲告诉自己,做人要善行天下,以奉献为乐,这不仅是父亲的人生态度,也被他视为人生准则。于是每年春节前,父亲便早早地向村委会了解当年困难家庭的名单,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所需,提前为他们准备好年货,再亲自将年货送到村民家中。很多村民都说,父亲送的不是物品,而是一份关爱,一种温暖,让他们也能在举国欢庆的春节里感受节日的美好。“这份善举父亲一做就做了十几年。”
图片
在江南中这片热土成长,江南西的繁华商圈为杨紫瑶留下了童年记忆,此外,江南中的人文情怀也滋养着杨紫瑶的成长,“多一份付出、坚守、奉献是为深处困难的人带来温暖,也是让深处幸运的人感到知足。”杨紫瑶说,将继续跟随父亲的脚步,坚持用行动温暖他人,让江南中的人文善意散发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目前,江南中街“益江南”党群志愿服务队正不断吸引更多党员群众加入其中,规模从原来的十 多人发展壮大到现有约 1043名队员。
图片
图片
在江南中街,很多人有共识:社区治理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社区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共建人。
“这是一个有奔头的地方”今年刚到江南中街道办事处工作的叶蕾这么写道,“这里的人充满活力和激情;志愿者队伍‘给力’,互帮互助氛围浓厚。”
图片
江南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后”张瑜写道,“荣耀皆始于微光。只要我们坚持团结,坚守岗位,我们的江南中大家庭将会变成每一个人梦想的模样,到那个时候,我们每一个人,终将成为自己心中最亮的那束‘光’。”
图片
文|记者 李春炜
图|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