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聚力,8年助学帮困!这场“爱心长跑”还在继续...

图片

今年“六一”前夕,邯郸市第十四中学85届校友专程到位于义井镇的宿凤学校,开展助学捐赠活动,为学生们送上价值8000元的学习及体育用品,学生们则用自己动手制作的特色剪纸回馈他们……你解我现时困境,我回馈你少年意气。

这场关于爱的“双向奔赴”,温暖了学子们的心。其实,这样的“双向奔赴”并非首次。今天,为您揭开一段关于助学帮困,跨越8年的感人故事。

图片

2016年,十四中学几十位85届校友在翟琦的发起下,开启了助学帮困之路。这些年间,十四中学、区特教学校、农村学校等地,很多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得到了及时雨般的资助,现金、学习用品、体育器材......只要是学生实用的物品,他们都会想尽办法专程送去。

这样的助学帮困一做就是8年,受助学生约500人。因为他们的资助,原本拮据的孩子们拥有了坚强的底气;因为他们的关爱,原本胆小怯懦的孩子平添从容面对困境的勇气。看着孩子们因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得以更好地学习生活,翟琦和校友们无比欣慰。

图片

翟琦,峰峰矿区公安分局警官,70后峰峰人,初中、高中都在十四中学就读。6年的春风化雨,磨砺了他坚韧实干的性格。毕业后,先后在王看、薛村、羊一、香山等基层派出所工作,离校多年却依旧对母校有着深深的感激和眷恋。

图片

谈及助学帮困的初衷,翟琦说,这缘于他多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经历。在日常工作中,基层派出所与其他驻镇单位关系十分融洽,尤其是与学校打交道比较多。接触多了,他从校长的口中了解到一些学生在经济上、生活上面临的困难。

此后的工作中,他会格外留意孩子们的家庭状况。慢慢地发现,这些孩子们很优秀,也确实需要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于是他在心里萌发了助学帮困的种子。

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他便在校友群里提议助学帮困行动。校友们的工作岗位涉及多种行业,尽管日常工作比较忙碌,但大家对于这个提议“一呼百应”,纷纷表示愿意尽绵薄之力帮助这些孩子们。经过一番精心筹备,2016年正式开始了志愿行动。

图片

这些年,他们的脚步踏遍了峰峰各个农村学校、特教学校及十四中学的每一个角落。在一次次送去现金和物资的同时,他们也经常和孩子们一起互动,面对面谈心、做游戏、学习安全知识等。

多次的接触,细心的翟琦发现了一个触痛他内心的问题。这些孩子无一例外地眼睛不敢直视他们,尽管他们个个学习优秀,但却胆怯、不自信,总是小心翼翼。这让翟琦意识到,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和生活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呵护和引导。

图片

恰好,校友中的童玲是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于是,一场润物无声的“心灵拯救行动”开始了。在一次次的互动,一次次的游戏,一次次的心理疏导中,一点点帮孩子们祛除自卑、重塑健康阳光的性格。

时光飞速流逝,在这样生活与心灵的双重滋养下,如今,受助的学生年龄最大的已上高中,依然品学兼优,不同的是,他已不再胆怯、不再回避他人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是从容的气质和眼睛里散出的自信光芒。

图片

时光无声,却让翟琦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知,助学帮困已成为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长年坚持的背后,家人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这让他备感温暖。

说起未来的打算,翟琦坚定地表示,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会尽量多资助一些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同时开展心理疏导,让他们从小拥有阳光健康的性格,不因一时的困境让童年留下阴影。

图片

“当看到孩子们从开始胆怯自卑的眼神,到如今表现出来的发自内心的喜悦,脸上阳光般笑容,这些画面无不深深震撼着我的内心,这是我们坚持做下去的最大动力!”翟琦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一段跨越时光的爱心奔赴,温暖着峰峰这座山明水秀的小城,相信这些少年必定会向阳生长,将这份爱心留存心间,将这份力量传递下去。


■文字:赵艳敏
■校对:秦康宁
■编审:李妮妮
■监制:索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