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菡萏繁华。如同大明湖畔灼灼开放的荷花,2024年,济南“向新向上”的变化同样不胜枚举,可圈可点。
为了更好地观察分析,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到7月,以近期济南的几次重要活动作为“样本”和“切片”,从中一窥济南保持源源不断生长力背后的密码。
自内破题——立足资源禀赋锻造长板放大优势
城市发展,最根本的是内生动力,而内生动力的来源又在哪儿?
济南的答案很确定——人才加产业!
作为第二届“海右人才节”的特色活动,7月2日,济南市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发展项目集中签约暨知识产权强省会建设创新大赛启动。活动中,一批聚焦服务人才的知识产权服务站在驻济高校、重点产业园区揭牌,一系列知识产权人才发展项目签约,而创新大赛的启动,也为泉城的广大才俊提供了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
相隔1天,7月3日,中移齐鲁创新院(中国移动九天人工智能(山东)产业创新院、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山东)产业创新院)揭牌、《济南市人民政府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方共建协议》签署、“数算智”产业合作签约活动举行。这次的重点,是数字经济,也是济南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
根据活动介绍,中移齐鲁创新院将以算力网络、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为发展方向,开展“数算智”全要素新质生产力核心布局,打造“立足济南、面向山东、辐射全国”的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联合体,助力济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市的发展策略中,识别和强化自身的“长板”资源优势是关键。当前,“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各地纷纷谋划破题之法。在济南,包含数字经济在内的“新质生产力”早已是战略决策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2024年,济南在招才引智、招商引资上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举措不断、新招迭出,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在人才领域,济南为人才设立了法定节日“海右人才日”,高规格接续举办第二届“海右人才节”,并以此串联起全年的人才工作,立体化多维度引才、留才、育才。在产业方面,济南以项目带产业,将2024年确定为“项目深化年”,紧盯前沿产业和先进技术,瞄准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超前布局谋划,截止到7月份,单单“大力深化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就已举行了31场,不间断向社会传递紧抓项目发展的明确信号。
这些,都是聚焦“新质生产力”作用发挥的重要手段,也是济南自内破题,不断锻造长板、放大优势,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举措。
向外解题——高水平开放助力城市创新发展
作为自主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120年前,济南就有了“眼光向外”的基因,并一直传承至今。
6月27日至7月7日,济南市代表团访问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推进济南市与拉丁美洲国家友好交流和经贸合作,全面推介展示济南良好形象,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拓展对外合作发展空间。
7月8日,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合作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举行。期间,济南市、山东大学以及新加坡的主要负责人、相关领导见证了《南洋理工大学、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理委员会、山东大学合作协议》签署、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揭牌,并共同参观了位于起步区的山东(新加坡)企业服务中心。
以上,无论是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实地交流还是与新加坡的深度互动,通过这些动作,济南的主政者清晰地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推动济南的更高水平开放,加强与世界的交流互动,才能带来更多的发展红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比如,此次济南拉丁美洲之行在宣传推介泉城的同时,还推动了济南企业与外方4项合作意向的达成以及济钢供应链公司签订出口涂镀类钢材产品年度40万吨的供货合同。
不管是国际产业协作还是人文交流,属于济南的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济南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也日益显著。随着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的加速壮大,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济南在人文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经济发展领域开放进取的步伐也正不断加快。
透过7月的这四场活动,你不仅能感受到济南“拔节生长”的态势,还能看见济南眼光向外的发展愿景,更能体会到济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这些,都是济南的生长力!
来源:海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