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1日),杭州市“一路共富”党建联建专项行动现场会在富阳区湖源乡召开。
说到富阳区的湖源乡,很多杭州人就会想到火遍网络的龙鳞坝,这一壶源溪上的网红打卡地,如今已成为深受杭州人喜爱的夏日避暑胜地,很多杭州人都会带上孩子,开车去龙鳞坝玩水纳凉,住民宿,再品尝富阳农家美食。
前几年,杭州人开车去龙鳞坝一般走的是环金线的老路,一路上有不少路段是崎岖的山路,不仅道路比较狭窄,还有多个急弯。荞麦岭、东坑坞和状子岭隧道通车后,从杭州开车去龙鳞坝可以走平坦且距离更近的新路,行车耗时也可以缩短不少。
隧道建成后可避开危险路段
农村公路旁也有“服务区”
今天(7月11日),我们从杭州市中心出发,开车前往龙鳞坝,先走杭新景高速,在龙门古镇出口驶出高速后,就可以驶入环金线,往湖源乡方向行驶。
在常安镇安禾村附近,我们驶入了950米长的荞麦岭隧道,这条隧道不仅缩短了路程,还可以避开环金线老路上的多个临水或临崖路段。
荞麦岭隧道南端的出口处附近,原本就是一处急转弯,十分狭窄,若是有两辆大车在此交会,通行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如今荞麦岭隧道与横槎大桥相接,避开了这一急转弯,还绕开了上下坡度较大的崎岖山路。
过了横槎大桥,再经过东坑坞和状子岭隧道,距离龙鳞坝就不远,这一路段同样避开了多个临水临崖或急转弯路段,如树石村口处道路贴着山崖呈270度弯道,看不到前方来车,寺口村附近路段不仅有弯道,还是长下坡,下坡的车辆会在不经意间超速,上坡的车辆又要踩油门爬坡,安全隐患很大。
在龙鳞坝边开咖啡店的市民蔡先生说:“环金线上的3座隧道通车之后,开车确实快捷了不少,时间上可以比走老路快一些,开车更舒服了,来龙鳞坝游玩比过去更方便了。”
在到达龙鳞坝时,我们也看了看时间,这次走新建成的荞麦岭等3座隧道,比原先走老路要快了7分钟,行车舒适感大大提升。
为了让自驾来龙鳞坝旅游的游客有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处在龙鳞坝附近,环金线旁的湖源乡公路综合服务站还进行了功能拓展,就像是农村公路旁的“服务区”。
这里不仅是乡级公路管理站,还成了集物流、旅游、养护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公路服务场所,车辆驶进服务站,可以停车充电,在车辆充电的空隙,可以逛一逛农特产品集市,时间宽裕的话,还可以去附近走走,远眺群山起伏,倾听流水潺潺,感受夏日山风。
历经多次改造提升的环金线
带动着龙鳞坝周边的经济发展
蔡先生直言,之所以来龙鳞坝边上开咖啡店,是因为看中了龙鳞坝走红之后的商机,“原本这里只是富阳一个普通的乡村,龙鳞坝走红之后,大量的游客涌入这里,为这里带来了很多的商机,随着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来到这里的游客数量不断增长,消费需求和商机也越来越多,农村公路的改造提升,对龙鳞坝周边发展有着明显的带动效应。”
湖源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戴健军告诉我们,龙鳞坝是2019年的时候开始走红的,那时环金线还有很多狭窄且危险的路段,大量游客涌入之后,环金线上就经常会堵车,游客开车进来会感到很不方便,2020年之后,环金线再次进行了改造提升,游客开车来这里更便捷,大家也就更愿意来这里旅游。
“以前龙鳞坝所在的新一村,只有1家民宿,现在有35家,每年有100万人次前来旅游观光,带动的旅游收入达到5100万元左右,一条美丽的农村公路,会产生强大的带动效应。” 戴健军说。
环金线对龙鳞坝的带动与助力,只是杭州众多农村公路助力经济发展的案例之一。
自2014年起,杭州十年时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5860公里,总投资390亿元,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实现了量的提升、质的改变。截至目前,杭州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3992.72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84.2%,其中县道3216.45公里、乡道2424.35公里、村道8348公里。
《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 助力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计划在年底前出台,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将推进打通新一轮公路“断头路”工程,并打造一批“四好农村路”精品示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