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段时间以来,大容量饮品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走红,各大饮料品牌竞相推出大容量的包装选项。
2.饮品店推出超大杯饮品,容量惊人,有的甚至达到1L(1000ml),吸引路人的目光。
3.商家推出大容量饮品的原因包括:提升总体盈利水平、品牌差异化、满足消费者需求等。
4.另一方面,年轻人爱上超大杯的原因包括:实惠、心理满足感、社交分享等。
5.然而,消费者在享受超大杯带来的愉悦时,需注意健康,避免过度摄入糖分、热量和咖啡因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段时间以来,大容量饮品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走红。各大饮料品牌竞相推出大容量的包装选项,这些大瓶装饮料在超市货架和便利店冰柜中占据着显眼的位置。
与此同时,众多饮品店竞相推出超大杯饮品,其容量惊人,有的甚至达到1L(1000ml)之巨。这些巨型杯饮,以夸张的尺寸、鲜艳的色彩,以及堆满各式配料的视觉效果,迅速吸引路人的目光,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新晋“网红”。
商家为什么纷纷推出大容量饮品?年轻人为什么爱上超大杯?
“大”有商机
如今走进超市的饮料货架区,很多消费者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饮料,不论是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功能饮料、谷物饮料、咖啡饮料还是纯净水、矿泉水、调味水等饮用水和风味水,几乎都有大瓶装。
从前消费者熟悉的迷你罐装(330ml)或标准瓶身(500ml或600ml),正被1L、2L乃至家庭分享装的巨型瓶身所补充乃至替代。这些大瓶装设计多样,有的简约现代,有的活泼多彩,但均更加注重实用性,宽大的瓶口便于倒出,有的还配备了提手设计,便于携带。
不仅如此,走进任何一家紧跟潮流的饮品店,菜单上除了常规的小杯、中杯、大杯选项外,往往还会醒目地标示出“超大杯”或“巨无霸杯”等字样。
一般来说,饮品店的小杯(S)通常在350ml到450ml之间;中杯(M)大约在450ml到550ml之间;大杯(L)的容量范围是550ml到700ml左右;而超大杯(XL或特大),一般不低于700ml,有的饮品店还提供900ml到1L的超大杯,甚至还有容量达到几升的“吨吨桶”。
这些超大杯通常由特制的透明塑料杯承载,里面不仅盛满冰爽的茶饮、奶茶或是新鲜果汁,更是点缀着满满的珍珠、椰果、芋圆等丰富配料,呈现出丰盛诱人的观感。
不论是大瓶饮料,还是饮品店的超大杯,商家热衷于“大”,是因为“大”有商机。商家提供大容量商品是深思熟虑后的策略,旨在通过多种机制来提升总体的盈利水平。
一方面,大容量产品售价高于小容量产品,即使价格增长不如成本比例增长得快。这意味着大容量商品虽然单位毛利润百分比可能会略微下降,但因为单价高,单次交易的总价值将会上升。
例如,如果一杯中杯饮料售价10元,原材料成本2元,而超大杯售价12元,成本3元,尽管超大杯的毛利率(75%)低于中杯(80%),但每次销售的毛利润从8元增加到9元。
大容量销售还可以减少一些隐性成本,比如单位包装成本、处理时间和人力成本——制作和包装一个大瓶饮料相比两个小瓶更高效,从而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升净利润率。
另一方面,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独特的产品规格成为品牌差异化的一个手段,能够帮助商家脱颖而出,吸引顾客关注。
比如那些容量惊人的超大杯饮品,消费者手持这样一杯“巨无霸”走在街上,无疑会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既满足炎炎夏日里对清凉和解渴的渴望,也满足现代人对于个性化表达和社交分享的需求。
而在饮料行业,面对一二线城市市场逐渐饱和,饮料企业将目光转向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大瓶装饮料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满足大众消费习惯的特点,成为企业开拓新市场的利器。
此外,大瓶饮料也适合于越来愈多的消费场景,其在夏季尤受欢迎,能更好地服务于户外活动、聚餐等需要大量饮品供应的场合。
尼尔森IQ发布的《2024中国饮料行业趋势与展望》显示,尽管400-600ml的中瓶即饮装仍是饮料行业最主流的规格段,规格更大的单支即饮装(600-1249ml)既满足消费者的即饮需求,同时也是一些精打细算的消费者的性价比之选。
除独享外,一些聚餐场景的众乐乐消费也使1.25-4L这部分大瓶及超大瓶装饮料实现可观的销售额增长。
由此可见,“大”有商机,不论是大瓶饮料还是超大杯饮品,商家推出大容量产品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是商家策略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
“大”才过瘾
从消费者的立场看,对性价比的重视已成消费趋势。生活成本的上升、未来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个人财务规划的重视,促使消费者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加精明地计算每一分支出的价值。
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被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经济处境和财务认知类别。与去年初相比,经济相对较弱的消费群体出现了反弹迹象,而整体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有所上升。
特别是,那些注重低价和性价比的消费者占比均有所增加。为了控制支出,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改变了购买快消品的方式。其中,网上购物以获取更多优惠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而打折时大量囤货和前往折扣店、低价门店购物也成为一些消费者的策略。
购买大容量产品,也是快消品消费的新动向。大瓶装饮料和饮料店的超大杯以相对较低的单位价格提供更多的内容,减少频繁购买的麻烦与成本,“大”有实惠,让消费者感受到物超所值,符合实用主义消费观。
“大”还有心理层面的抚慰作用,即,“大”更过瘾。特别是年轻人喜欢的超大杯饮品,能够带来更大的满足感。
面对学习、工作及生活的重重压力,年轻人往往通过消费来自我奖励。超大杯奶茶以夸张的分量、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即时的享受,为年轻人提供“过瘾”的极致体验——不仅仅是味蕾上的满足,也是给自己的一份小确幸,是对自我努力的一种肯定和补偿,让他们感到暂时的释放。
压力之下,年轻人有时会寻求简单直接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的烦恼,超大杯奶茶甜腻而丰富的口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逃避空间,成为一种短暂但有效的压力缓解方式。
加之,在社交媒体时代,手持超大杯奶茶拍照分享,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符号,既反映出年轻一代追求新鲜体验、乐于尝试的生活态度,也是年轻人之间相互认同和找到归属感的体现——通过分享,他们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同龄人产生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超大杯奶茶因其视觉冲击力和心理满足感而深受年轻人喜爱,然而在沉浸于这份甜蜜与满足之时,也需谨记健康之道,切莫贪杯。
毕竟,超大杯背后的高糖分、高热量以及可能含有的过多咖啡因和添加剂,犹如一把双刃剑,虽能短暂提振精神、抚慰心灵,却也可能悄悄侵蚀着健康的防线。
最后提醒各位,在享受“大”才过瘾的小确幸的同时,保持适度,让这份简单快乐成为生活中的偶尔点缀,而非健康的隐形负担。
陈子非
责编 刘韵珊
查看原图 3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