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车混用现象引公众担心,吃猪油、自榨油是否更安全?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教授 陈霞飞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李珍玉
最近,媒体曝光“煤油罐车装食用油”事件,受到舆论广泛关注。不少人对食用油表示担心,提出改吃猪油、自榨花生油、菜籽油等建议,还有网友介绍了土法榨油的方法。吃自榨油真的可取吗?
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教授陈霞飞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想法并不是好主意。
在物质匮乏时期,很多家庭都曾用猪油炼大油冷藏起来炒菜吃。猪油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量密度高,炒菜味道香,而且在高温下相对植物油更稳定,产生的有害物更少。但猪油内所含的硬脂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虽然低于牛、羊肉,但摄入过量易使血液中“坏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的风险。
一些居住在乡村人喜欢自榨花生油或菜籽油,认为天然、无添加,闻起来味道香浓,甚至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陈霞飞表示,自榨油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品质无法保障。小作坊通常使用简陋机械,将植物种子或果实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热榨,这个过程中脂肪酸的品质会发生变化,营养成分遭到一定破坏,残留杂质。而且,未经稳定化处理,保质期较短,容易氧化变质。
二是易出现黄曲霉素污染。自榨花生油容易出现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入一定量的黄曲霉素可致癌,尤其是肝癌。好品质的植物油生产应采用冷榨技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油料压榨,包括筛选、清晰、压榨、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多道工艺,能更好地保护油中的营养成分,比如维生素E、植物甾醇、抗氧化剂等,味道也更接近原料本身的自然味道,而且保质期更长,食用更安全。
陈霞飞表示,“煤油罐车装食用油”事件曝光后,短时间内人们对食用油的安全产生担忧是正常的,但也不必因噎废食,过于恐慌。消费者可以到大型超市选购大品牌、大企业生产的食用油,品质是完全有保障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最好不同品种的食用油换着吃,可以选择橄榄油、茶油、亚麻籽油、芥菜籽油等,其单不饱和酸含量较高;适当吃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它们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少吃猪油、牛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责编:张宇
主编: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