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盐碱地上新探索 中药材种植助增收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1日讯 德州市庆云县地邻渤海,是典型的海浸区,有盐碱化耕地5万多亩,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近年来,通过与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积极合作,开始在盐碱地上探索种植耐盐碱的中药材,庆云走出了一条有效提升盐碱地利用效率和农民经济收益的特色农业产业道路。

图片

这几天,德州市庆云县崔口镇陈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泽勇正忙着指挥农机抓紧收割已经成熟的蛇床子。蛇床子是一味常用中药材,具有燥湿、杀虫、止痒等功效。今年,陈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种植了蛇床子600余亩,预计收入能达到20余万元。

图片

庆云县崔口镇陈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泽勇说:“今年的长势很好,价格也可观,每斤12块钱左右,每亩地收入三千六七百元,比小麦的种植效益要好。”

图片

庆云县崔口镇临近渤海,地碱水咸,土地种植条件差,传统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低。如何提高种植效益,一直是崔口镇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2019年,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科技特派员来到这里,通过实地测土和多方调研,提出了种植中药材蛇床子的方案。

图片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农艺师李子双说:“为什么选择蛇床子呢?因为蛇床子它本身这个根系比较粗壮,有利于降低我们这个地下水位,对于这个盐碱地,有一个抗旱、抗盐的这么一个作用。另外从经济效益来说,我们蛇床子这几年的价格比较好,相比同期的小麦来说的话,它对农民的这个收益是比较高的。”

值得一提的是,蛇床子不仅耐盐碱、收益高,其茎杆和根翻压到地里后,还能作为优质的绿肥,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并能抑制相关病虫害的发生。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农艺师李子双说:“很多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还田的时候,它可能有一些病害、虫害带入,那么这个蛇床子进行还田的时候,它是有一个抑病抑菌的功效,我们选择蛇床子也是进一步对我们这个土壤保护的这么一个作用。”

图片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种植蛇床子的确有效提高了盐碱地的利用效率和当地农民的经济收益。今年,庆云县蛇床子的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余亩。昔日的盐碱地种出了乡村新“丰”景,也种出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闪电新闻记者 赵宇 德州台 尹沛沛 庆云融媒 张志鹏 赵玉栋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