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各类农作物生长关键期,也是病虫害的易发、高发期。我市全面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扎实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农作物稳产丰收。
沾益区西平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田富民:吡蚜酮现在就是一种很好的杀虫药剂,现在我们水稻上是防治稻飞虱的最佳时刻,我们用量是10克,10克兑水16公斤左右,兑药的时候先装点水再把药倒进去,这样就不浪费,也能保证药很快地稀释出药效。
在沾益区西平街道九龙社区,农技人员田富民正在向村民详细讲解农药名称、用药比例、药水配制流程等,并指导村民用喷雾器对水稻进行药物喷洒。据田富民介绍,近段时间以来,由于雨水多、湿度大,容易引发水稻病虫害。为切实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他和同事们每天都扎在田间地头观察水稻生长和病虫害感染情况,并及时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做到病虫害早发现、早防治。
沾益区西平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田富民:经过我们调查监测,现在达到可以防治的最佳时期,我们把吡蚜酮和三环唑两种药剂发放给老百姓,让他们尽早在最佳时期进行防控并达到最好的效果。
同时,田富民和同事们还重点指导村民做好下一步的水稻水分管理,做到在水稻孕穗、始穗、灌浆期不缺水,若发现脱肥现象就需要及时补叶面肥,从而做到水稻生产丰产丰收。
在沾益区龙华街道清水沟社区的2000亩玉米种植地里,伴随着一阵急速的“嗡嗡”声,两架满载“营养餐”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设定好的路线来回穿梭开展“飞防”作业,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营养餐”精准地喷洒在玉米的叶片上。
飞防操作手 方航:无人机打药更高效,人工打药一天一个人只能打5亩左右,而无人机一天可以打500亩左右。在高效的同时,无人机打药可以做到人药分离,更安全,并且无人机打药是通过卫星定位,全自主飞行,不重喷、不漏喷,更精准、更高效 。
沾益区龙华街道清水沟社区居民 杜所刚:现在政策也好了, 你看我们种点玉米,他们都来帮我们打药,打叶面肥,我们比较省心省力,产量也有了保证。
当前也正是玉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关键时期,沾益区农业农村局争取到粮食生产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并委托第三方农业机构采用科学高效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喷施叶面肥及农药,通过“三新”配套技术模式,实现施肥精准化、自动化、轻简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沾益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副站长 毕士留:我们采用无人机开展叶面肥+农药的飞防模式,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预计每亩减少化肥用量5%左右,每亩减少农药用量15%左右,预计每亩增产10%左右。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共播种 692 万亩秋粮,其中玉米播种 374 万亩,水稻 66.2 万亩,马铃薯 196.5 万亩、其他大豆等作物 55.3 万亩;推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 200.9 万亩,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 30.6%;全面推广新药械、“四诱”技术、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 319.6 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 43.3%。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实施农技服务“百名专家团、千人农技员、万户示范户”行动,并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做好防洪防汛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整区域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一喷多促等工作,确保各类农作物丰产丰收。
曲靖融媒记者 李芬 雷朴理 通讯员 赵定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