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文艺盘点:交流的盛宴、光影的浪潮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号召,为中国文化建设指明了目标方向。在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共同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很有意义。

与会嘉宾表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贯通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是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也是催人奋进的目标愿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增强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责任感紧迫感,增强文化自信,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学术成果,更好推动学术和文化繁荣。要坚持“两个结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提升学术创新能力,立足中国田野、研究中国实际、发展中国理论,汲取国外有益学术成果,培育高水平社科人才队伍,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会前,与会嘉宾参观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工作回顾暨科研成果展。



作协动态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活动周”在浙江台州启动

图片


6月3日,48位“作家活动周”作家受邀来到台州,活动周期间,作家们在大陈岛、临海市等地开展“名编面对面”“文学一堂课”等文学活动,与同行师友及大众读者进行交流。从2023年3月开始,中国作协陆续在北京举办了以“作家朋友 欢迎回家”为主题的作家活动周和剧作家活动日,在湖南益阳、山东临沂举办了以“做人民的学生”为主题的作家活动周,前不久还举办了“万水千山总是情——欢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动。



芒果TV纪录片《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研讨会在京举行

图片

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湖南省作家协会支持,中国作家网合作,芒果TV出品的6集纪录片《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4月8日起在芒果TV和湖南卫视播出,该片将镜头聚焦到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的发展,着力讲述清溪村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文学为依托,寻找乡村振兴新路径、发展新动能的成果。

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纪录片立意高远,构思精巧,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呈现了乡村振兴中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更体现了村民们精神文明的变化。同时,纪录片借用影像艺术的丰富感染力,将文学嵌入多样化传播形式中,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查看中国作家网“文学赋能 清溪流长”专题:


观看《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纪录片:


中国作家“河北文学周”举行

河北是文学大省和文学强省,拥有深厚的乡土文化、红色文化底蕴,曾涌现出“荷花淀派”等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流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版图中凝聚起独树一帜的传统。启动仪式上发布了河北省作家协会标志。

图片

启动仪式后,“纪念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 勇攀高峰的新时代燕赵文学”专题座谈会举办。文学周持续到6月20日,参加此次活动的作家分别深入多家大中院校和基层文化公共服务场所,开展“谱写新时代文学的青春之歌——文学名家进校园”、“文学照亮生活——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等多场文学活动。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扬帆计划”文学沙龙在京举行

图片

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推出42部作品。由中国作家协会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的“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扬帆计划”已助推29部入选作品与海外出版社签订了100多项版权输出合同,覆盖26个语种。文学沙龙上,作家们围绕“命运的四种写法”“同代人的理想与归来”“县城生活与当代书写”等文学主题,与汉学家、海外翻译家交流互动。


第三十届北京图博会“中国作家馆”开馆

图片

6月19日,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到今年,中国作家协会已连续14次在会场开设“中国作家馆”。2024年“中国作家馆”主宾省为江苏省,设有“新中国75年文学展”、作家出版社精品图书展、江苏省文学成就展以及中国作协所属报刊展。



2024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在厦门开幕

图片

6月29日,舒婷、张晓风、绿蒂、古月、舒国治、罗智成、陈毅达、黄文山、阿乙、林森等140余位两岸知名作家及高校青年代表欢聚厦门,共话两岸文学的交流与合作。开幕式上,三毛家属、余光中家属将著名作家三毛、著名诗人余光中的珍贵文学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式后举行了以“两岸小说散文创作成就与特色”“两岸诗歌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文学论坛。此次文学论坛是“海峡论坛”的重要子活动。


鲁迅文学院文学高质量发展研修班开学典礼在京举行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吴义勤,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等出席开学典礼,向学员们表示欢迎与祝贺。开学典礼由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主持。学员代表马金莲、范继祖、樊健军在开学典礼上先后发言,表达参加学习的喜悦与感激之情,分享了各自的文学心路。

本期研修班旨在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是鲁迅文学院切实推动“出作品出人才”的具体举措。研修班学员涵盖老中青三代优秀作家,50位学员均为中国作协会员,35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基本都曾获过行业、省级乃至国家级文学奖项,是一个覆盖面广、综合素养高、创作水平突出的优秀作家群体。


重要奖项和名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度论文奖颁奖

图片

今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45周年。6月5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度论文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孙郁的《鲁迅对章太炎学识的取舍》、蔡翔的《“小日子”的政治、经济和美学想象——重读<芙蓉镇>》、倪伟的《刻画江山,铭写自我——郁达夫 1930 年代游记新论》、黄平的《“往前看,别回头”:<漫长的季节>与普通人的救赎》、赵刚的《白色恐怖下如何知行合一?——陈映真的1960年代》,邓小燕的《再造“故乡”——以乔叶<宝水>的乡建书写为中心》,曹前的《以穆尔为中心的吴宓阅读史初探——兼论美国新人文主义的多样性》等7篇论文获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度论文奖,其中邓小燕、曹前的论文分获新作研究奖和博士生奖。



文学转化影视重点作品推介会举行,助推文学影视转化新浪潮

图片

如今,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已成为影视制作的重要潮流和方式。中国作协高度重视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工作,多措并举推动新时代文学融入现代传播格局。此次推介会共推荐《欢迎来到人间》《河山传》《登春台》《北爱》《花灯调》等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入选作品18部,以及《宇宙里的昆城》《重庆提喻法》《宴遇》《掘地》《亲爱的租客们》等文学转化影视重点推荐作品30部。